纵观这几年的高中课文,文言文的课程比例越占越多,而对应的难度却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能读透古文的学生和对古文一筹莫展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这可不是区区几分之间的差别,可能会相差20%的比分。要知道高中1分的差距可能就筛掉了一操场的人,这个竞争是巨大的,所以尽早的吃透古文,即便考试中拿到一篇陌生的古诗文,一样胸有成竹!
高中虽然已经到了刷题应试的阶段,但是古文的难关在于你想刷也刷不出来,这是需要日积月累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在我之前有写过一篇关于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文初中生想提高古文成绩,高级教师来支招,只要必背这些经典古诗文,而高中也同样有必须掌握的文章,这些必背古文有助于快速地掌握古文精髓!
一、必背“诗歌”类型的古诗文
1、楚辞
楚辞这类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体裁就是渊源于《九歌》,《九歌》是具有南方祭歌特色的楚地民歌,南方祭歌具有非常神奇迷离的色彩,影响和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手法和风格特征。如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政治抒情诗。
2、乐府诗
出现在两汉时期的古典诗体形式,乐府诗是指民间歌谣以及带有民歌色彩的文人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像《孔雀东南飞》、《战城南》、《陌上桑》等都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心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揭示苦与乐。
3、唐代诗歌的黄金年代
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最富生命的时期,名家辈出,艺术流派百花齐放。像初唐四杰的五、七言体,使诗的风格从纤弱转变为明快。到李白和杜甫呈现的“双子星座”,则代表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都是李白的代表作,而杜甫的《登高》、《秋兴八首》则被奉为律诗典范。
二、必背“词”类型的古诗文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产生于隋唐,起源于民间,敦煌曲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五代时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像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都是词中的精品。
发展到了宋代,进入了极盛时期,北宋的柳永是第一个精通词律的专业词人,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手法,像《八声甘州》、《雨霖铃》等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的结合了起来。还有北宋的婉约词集大成者周邦彦,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其词意境深远,又带有豪放的风格,代表作《一剪梅》、《如梦令》和《声声慢》。
需要了解的是唐宋艺术的区分,由国运和文化气势所决定,唐人性格豪爽,而宋人性格沉稳、谨慎内敛,所以宋代艺术多体现精巧性,转而为一种琴棋书画、调心养气、宁静致远的内在,相对于唐代艺术的粗放单纯质朴,宋代艺术则更表现出一种纯熟、深远的境地。
三、必背“散文”类型的古诗文
散文的发源由甲骨文字构成的甲骨卜辞,《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总集,此后有孔子编著的《春秋》,随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记载各国卿大夫和士阶层言论以及政治、外交、军事活动为主的历史散文应运而生,像《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两汉时期的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也被称之“纪传体”,后续的《汉书》记载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其中的《苏武传》是最为成功的篇章之一。到了唐代有了更大的发展,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革新文体。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就是名篇。明代虽然成就不如唐宋,但其中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优秀作品。
高中生想短期内提升古文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考试中的古文分数,那势必是要了解整个古文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以及历史发展的,如果对诗歌、词、散文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一定会感受到这些灿烂文化中的经典篇章。
学习语文有方法,选用方法很重要,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