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北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这是最早关于九头鸟这种神奇又怪异神鸟的记载。
这句话中提到九头鸟是“神”“九凤”,一个‘神’字写出了当时人们对这种鸟儿的敬意,而用‘九凤’来称呼更是代表着祥瑞,绝对不是贬义词。
那为什么会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谚语出现呢?这难道不是用来骂人的吗?
九头鸟=不详?
提到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谈谈九头鸟为什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不祥之鸟?
据说和南朝梁的一本小说有关,里面写道:“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将九头鸟描绘成一种恶鸟、怪鸟。
由于该小说在当时社会流传广,人们对于九头鸟的印象由祥瑞变成了邪怪。
在此之前虽然有关于九头鸟的记载也有贪婪、破坏的形象,但却没有如此的深入人心。
不同于楚地祥瑞的传说,九头鸟的形象基本为人首、鸟身、九头,但在别的地方据说它有个特点会吃人,人们认为它是一种吃人夺魂的妖鸟,这也是九头鸟遭到人们厌恶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它又被描绘为一种名为“鬼车”能够在夜晚飞行并发出车辆行驶声音的妖怪,当时的人们认为听到这种声音是不祥之兆,会有坏事发生。
之后人们常常使用“九头鸟”来讽刺那种不顾大局、自作自受的人,关于九头鸟的记载也全部带有贬义。
例如,明代刘基也就是著名的刘伯温在他的《郁离子》一书中写道《九头鸟》,称其“一头得食,八头争食”用来讽刺那些目光短浅、自食其果的人。
为什么后世会一直抹黑九头鸟呢?这就必须谈到一个朝代——周,我们知道后世一直尊周为正统,可见周这个朝代对于后世的影响。
周在分封的时候除了楚地的楚王是异姓王外,其他全部都是封的自家人,这也让周天子不舒服,时常看楚地及楚王不顺眼,认为他们那边是荒野之地、蛮夷之人。
这样的态度自然引起了楚王和楚地百姓的不满,“不服周”这句话从那时开始便在楚地流传直到如今。
二者互相瞧不上,也使他们的矛盾不断加深,这时候崇拜周朝的人抹黑楚国的象征神鸟九凤也就不足为奇了。
随着一代一代人的抹黑流传,除了楚人外,其他人对九头鸟的越来越恐惧和厌恶。
据野史记载,“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话中的“九头鸟”一开始是对湖北人的一种唾骂。
当时是贪官们用来骂身为湖北人的监察御史们和张居正的。
当时朝野上下的贪官污吏们碍于他们的威严,以及被挡了财路,又不敢正面得罪他们,就在背地里用“九头鸟”“湖北佬”来暗骂‘多管闲事’的张居正和御史,也让这句话流传出去,直到今日。
楚地的信仰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中的“佬”字是真正带有贬义,里面包含贪官们对湖北御史的轻蔑,但对湖北御史们来说“九头鸟”这个称呼带有褒义,是对他们的嘉奖。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一下楚国人的象征了。他们崇尚凤,认为自己的祖先祝融就是凤鸟的化身,更喜欢用凤喻人,因此他们非常崇拜、信仰,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九凤。
九头鸟拥有有着九个头,是凤、九结合的存在,而“九”在中国古代是有着特殊的含义。
自古便有“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广曰九域,数量大曰九钧,时间长曰九天九夜,危险大曰九死一生”的说法,这让有着“九凤”名字的九头鸟在楚人眼中更加的神秘。
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是楚国人,他在《离骚》当中写九头鸟:“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可见楚人对九头鸟的喜爱和尊崇。
而湖北自周以后被称为楚地,如今的湖南、湖北人便是以前的楚国人,因此这些御史自然也很推崇九头鸟。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谚语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贬义,但在他们看来,“九头鸟”象征着他们高洁傲岸、不畏强权、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句赞赏他们的话。
这也可以看出御史们的态度异常的豁达,他们不在乎贪官的辱骂,恪尽职守办事。
最后
总的来说,中华谚语博大精深,每一句都拥有着独特的故事背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我们需要正确且恰当的使用,不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