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对历史的喜爱,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喜爱历史的人,真正喜欢历史的人应该是不论它以电视、小说或其他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也不论它是讲述清代、宋朝、三国等各阶段的故事,爱历史的人应该都会吸纳吧。
但我不是,我是一个喜欢野史胜过正史的人,什么唐刘枒的《隋唐嘉话》、欧阳修的《归田录》、吴自牧的《梦粱录》、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等等。也是一个喜欢诙谐胜过一板一眼的人,比如《如果这是宋史》,再如跟我们今天的话题有关的这本书《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在我学生时代还是很受欢迎的,当年我是在手机上追完的这套书籍,后来开始买纸质书了,也去买了一套,跟我的一整套《史记》放在一起,确切的说,是我那套买了却迟迟看不下去的《史记》。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不像正统书籍或者教科书那样死板,教科书上的考试内容为什么不容易记,是因为他过于苍白且单薄,没有让学生浮于眼前的记忆联想感,更没有让学生坠入那个时代的跳跃感。
但是《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他用通俗易懂而又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着那个朝代的人和事,像一部感情丰富,有血有肉的历史电视剧在你眼前播放一般。
就像现在的有些古风歌曲《离骚》、《逍遥游》、《琵琶行》,把高考生要背的古文写进歌词,朗朗上口,这两个音乐人还励志要唱完高考古诗文。
这样的一个高考背书歌曲系列大受学生的欢迎,《琵琶行》还在年被共青团和人民日报转发。如果我晚点出生,能有这样的背书经历,我的高考语文分数怕是得涨个好几分。话说回《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跟那些歌曲便有让人更容易接受和记忆的异曲同工之处。
不得不承认,这本书让他的作者明月一度成为大家最期待的创作家。我乃至是很多人都以为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同类型版本书籍出来,什么《唐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等等,然而并没有。《明朝那些事儿》作者三年赚四千万,却再无新作?当了处长工作忙。
缘起情怀
之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其实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