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之一。他号称“文笔遍天下”,名气极大,是吴门派中的第二位大家。他虽学习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文征明一专多能,无论青绿、水墨,无论工笔与写意,均能运用自如。
文征明初名壁,也作璧,征明是他的字,后来又改字征仲,别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今江苏人。进仕不顺,54岁时才做了个翰林院待诏的小官,早年曾因字写得不好而无法参加乡试,因而发愤图强,终于成为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绘画上,与弟子开创“吴门派”;又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各体无一不精,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在当时名扬海内外,且因他德高望重,门生又多,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子文彭、文嘉在书法上成就也很高,其中文彭更成为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
文征明的小楷精细工整,主要学习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人,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尤其是晚年80岁以后的小楷,更见功夫。而行书则主运笔遒劲流畅,晚年时大字学黄庭坚,风格变得苍劲秀逸。他的传世墨迹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如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他的所有作品都用笔工整,即使是快到90岁时也未见毛草,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很难得的。
他的书法名篇《滕王阁赋》,行草羼杂,浑然成篇。用笔清爽劲利,圆熟流畅,提按顿挫明晰,使转灵活利落、淋漓痛快,富有韵律颇有《圣教序》意味。有些字的用笔和结体可见宋元的影响,点画掩映间,风姿潇洒秀逸,又不失古澹闲雅的韵味,韵法两胜,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