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之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

屈原(前年—前年),出生于楚国秭归(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政治家;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诗歌作品标志着中国诗歌由大雅歌唱进入到浪漫独创的新纪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了后世仁人志士的信奉、进取和追求,甚至愿为信仰所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端午节之际,我们感怀他。前年,屈原居住在乐平里,出身于达官显贵,自幼生活于百姓苍生之中,对下层生活耳濡目染,同情百姓的疾苦生活,年少时就做过很多助贫民众的善举,众人为之“点赞”。

前年—前年,屈原担任楚怀王左徒,实行改革变法,屈原改革触犯了旧贵族利益,被进谗言而罢黜左徒之官,降职为三闾大夫;前年,甘茂取韩国宜阳,屈原居住在郢都,开设讲坛教学;前年,屈原被旧贵族再次进谗言所害,被流放到汉北,心怀迫不得已之情,创作出《九章.抽思》,前年,屈原憎恨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被谣言所蒙蔽。正直的屈原不能容忍,故忧愁郁闷而作《离骚》;前年,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流逐汉北;前年,白起彻底攻下郢都,楚顷襄王落巟而逃,楚国“国将不国”。屈原在极度苦闷、绝望之中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时年62岁。

屈原的作品甚多,流传下来二三十篇,有《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屈原在他的一些诗歌中,表达了当时社会不重视贤才、自己怀才不遇和小人奸臣当道等表示出极大愤慨,同时也表现出他的渊博和睿智,诗歌的意趣丰富、超凡脱俗,给人以教育和美的启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