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校园,打开超时空的精神纽带

诗词文化的传播

诗词,是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魅力。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掘其中蕴藏的文化因素,让学生感受诗词文化的精彩、体会诗词背后的诗情画意。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前言:学生文化,是一个民族面对世界的底气,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迎接世界文化冲击的资本。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更需要对其展开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而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缩影,深入学习将提升其人文素养与审美内涵。

一、了解创作背景,深化学生理解

学习一首古诗词的开始,教师必定先从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来突破,作者是一篇古诗词创作人,其思想与整篇文章所表现的情感或创作风格都有直接关联。通过对作者的生平分析,或生于乱世战争年代,或抑郁不得志、报国无门,或悠然自得的心理等分析可直接帮助学生明确古文诗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章主体情感。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一文时,教师想让学生对这篇长篇诗有一个大概了解,就应先从作者屈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开始了解,这样能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具体操作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屈原生平,或学生课前预习作者背景。本诗作者屈原务尽一生为实现楚国统一大业,但因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尖锐矛盾,受到诬陷之后被楚怀王疏远,最后被逐出郢都,所以最终遗憾投江。

二、品味创作意象,强化学生情感体会

《离骚》是屈原根据自身的坎坷遭遇和理想抱负失败后的实况进行叙述的一首伤感抒情诗。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境,并通过客观事物展现出来,让平淡的事物具有抽象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意象。全诗前半篇倾诉诗人对于国运和百姓生活的忧心,表达依然想要坚持革新的强烈志向和坚守理想绝不向恶势力妥协的坚韧意志;后半篇利用神话叙述,追求理想失败后的现实和以身殉国的傲骨,此诗反映出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教师带领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创作意象,能使学生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碰撞。

三、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古诗词学习中,很多课文都要求背诵,或整诗或某个段落或几个重点句,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时,应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理解课文内容,再安排背诵,分三步进行:首先,安排班级语文课代表在早课期间安排10分钟诵读;其次,在语文课伊始,用5分钟复读段落,循环记忆;最后将背诵纳入课后作业中。经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激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情感共鸣。《离骚》中全篇描述了屈原的身世、思想及遭遇,因此也有人说这是诗人的自传,由于诗人无比压抑和悲愤的心情,全诗大开大合,不见端绪。但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

四、品味意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意境美、音律美及哲理蕴含于一体的古诗词,具有特殊美,在生活中,学生只是通过外部事物感知好坏。而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美,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感受正确的审美标准。而《离骚》是一首浪漫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这首诗无论意境还是作品结构都能体现诗人不凡的文学造诣,其中也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意境,作者将自己比作“香草美人”,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展开联想,根据作者笔下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意境,与传统教学相比,这种让学生主动去联系文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五、扩展延伸,提升学生解读能力

课程教学中,扩展文章相关知识,一方面,通过一篇文章不仅可以学习到基础知识,还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国古诗词文化历史,延伸学习内容,以至于下一次遇到古文时,学生自己可以应对基础的字词句意,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会更容易学。另一方面,在语文考试中,古文阅读占据重要地位,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中心思想及情感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扩展延伸,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古文诗词的解读能力。

诞生于南朝梁的《昭明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一般认为,这部作品是梁昭明太子萧统所主持编纂的,考查这部文学总集的编纂活动,具有重要的档案文献编纂学价值和意义。源于鲁迅魏晋“文的自觉”这一经典论断,成为魏晋文学现象的高度概括“,文的自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南朝齐梁时代,“文的自觉”则表现为文学批评的繁荣与文章辩体的出现。南朝文学发展到齐梁时代,文学实践更加丰富,对于文学创作出现了“复古”与“新变”两大文学创作批评观念。面对南朝创作中强调声色且绮靡的文学现象,出现了以“复古”思潮为代表的反对者裴子野,他坚守儒家诗教传统,他认为“无被于竹弦,非止乎礼义”,文学失去了教化功能,对刘宋以后的文学持否定态度。但是这在文学自觉的时代并非主流,真正占主流和上风的是主张文学发展和创新的学者。持这一观点的是萧子显、沈约、张融、萧纲、萧绎、萧子显、徐陵等人。在这期间的文学创作例如永明文学和宫体文学的相继出现和文学实践,也表明了其文学观念的变化。永明文学的代表人物沈约首次将诗歌声律化,成为“新变”的代表。

六、聚焦民俗风情,了解节日文化

诗词,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文化的无数个切面。如果对其中蕴藏的文化视而不见,犹如置身宝山却空手而回,徒留满腔遗憾。由此可见,诗词教学的核心是感受文化。但是,在早期的诗词教学中,教师很少发掘其中的文化元素,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因此,教师需要扭转这一教学趋势,将文化渗透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当然,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如果粗浅涉及。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文化的某一个切面入手,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成效。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就描述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传统节日中,小学生对春节、端午、中秋等较为熟悉,但是对乞巧、寒食这类生僻的节日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搜集乞巧节的相关资料,如节日起源、传说、习俗、名人典故等,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乞巧节堪称中国版“爱情节”,它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最早在西汉宫廷里庆祝,后来才流入民间。在这一天,女子们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而且,她们还会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如此一来,学生对乞巧节这类传统节日的了解更加深入。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内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其实并不了解传统节日,尤其是寒食节、乞巧节等较为生僻的节日。鉴于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诗词教学相结合,势必会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七、聚焦精神追求,体会田园文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也与日俱增。但是,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变得异常贫瘠。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过去相比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为了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就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诗词作为传情达意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理念培育的最佳素材。如果教师可以用古人一些好的价值观输出给学生,势必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多数教师只会从诗意解析、内涵解读层面入手,但是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藏的田园文化。首先,教师先引导学生诵读诗歌,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的诗词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幻想诗歌的内容。接着,让学生简单描述一下这首诗留给自己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以后,将一些和田园生活相关的古人事例进行渗透,让学生感受田园文化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对田园文化产生别样的情愫,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层次。田园文化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隐士的向往,而这部分内容是早期语文教学中很少涉及的东西。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更加空虚。尤其是一些小学生在父母溺爱下变得虚荣跋扈,更需要对其加以田园教育,这样才能助学生回归初心。

结语:我国古诗词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改标准中,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古时传统文化进行精神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从而爱上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品味意象、熟读成诵、体会意境、最后提升高中生整体古诗词学习质量,达到将包括古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虎.高中古文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作文,(24):40-41.

[2]秦惠琴.诗词文化:语文课堂中亮丽的风景[J].小学生(下旬刊),(06):.

纯音乐-茶音乐(古筝)02:38来自梁台诗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