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每逢端午,屈原是人们第一时间就想起的历史名人。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的习俗以驱瘟辟邪为主。把纪念屈原融入到端午习俗中,开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
后来,人们又把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和屈原联系起来。在南朝《续齐谐记》等史书中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屈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基于这些传闻,到了唐代以后,端午节纪念屈原成为了流传最广的说法。屈原成为端午节的文化符号,与他自身的文化影响力、爱国主义情怀等密切相关。
屈原被誉为“楚辞之祖”,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的以屈原及其辞赋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他们倾慕于屈原的人格精神,咏叹其忠于故国,讴歌其独善其身,书写其辞赋之壮美,同时借以寄托书法家自己的情志。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离骚》的情感既雄肆、奔放,又缠绵悱恻、凄楚哀伤,让人看后戚然动容。因而,《离骚》也最受书法家们的倾慕、追捧。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宋代米芾、元代吴睿、明代文徵明等,以楷书、行书、行草、小楷等形式恭敬抄录,皆成书法名篇,成为后人范式。
北宋米芾《离骚经》局部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他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擅长临摹古人书法。米芾书《离骚经》系小行楷,但是大量笔法和结构仍属楷书范畴,且字迹稍小。原墨迹为纸本册页,凡26开,每开2幅,每幅5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字,属米书之精品。根据“元丰四年”的纪年款识判定,这是米芾31岁时的作品。
明代文徵明《离骚经》局部文徵明是“四绝”全才,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行书《离骚经》卷末署“嘉靖乙卯二月既望”,这是文徵明86岁时的书法作品。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而闻名,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他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明代祝允明《九歌图册》局部《九歌》共有十一篇,是屈原根据民间流传的祭神乐歌改编创作而成的,包含《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多篇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从现存作品可知,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张渥,明代祝允明、文徵明、陈洪绶,清代姚文瀚等人均创作过相关题材的绘画。
诗文内容由吴叡书写张渥,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主要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年)。博学而多才艺,但累试科举不中,乃致力于诗画,工白描人物,追踪宋代李公麟画风,形神兼备,典雅生动,人誉其画“前无古人”“李龙眠后一人而已”。在元代画家中,擅画人物者不多,张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
现存世张渥款的《九歌图》卷有数本,皆是图文相配的图像模式,以白描绘《九歌图》人物。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卷《九歌图》,每段图后有吴叡在至正六年(年)篆书书写的诗句。吴叡是元代成就卓著的小篆大家,史书记载吴叡“工小篆,匀净遒逸,亦能品也”,是吾丘衍(与赵孟齐名)众弟子中非常出色的一位。
张渥的另一卷《九歌图》,每段后有同时代人褚奂用隶书写的屈原《九歌》辞章。关于褚奂的记载并不多,不过已知的是,他也是吾丘衍的学生。
诗文内容由褚奂书写文徵明除了书写《离骚经》外,他还根据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章创作了《湘君湘夫人图》,这是文徵明48岁时所作,是他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画上方自书《湘君》《湘夫人》两章。
明代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局部《远游》是屈原晚年的诗作,主要写想像中的天上远游,表达了屈原对现实人间的理想追求。元代赵孟在50岁左右时所写的《远游诗卷》,技法精巧娴熟,艺术风格雍容平和,不激不厉,全篇千百言无一懈怠。
元代赵孟《远游诗卷》局部明代沈藻《橘颂帖》此外,《九章·橘颂》是屈原的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屈原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明代沈藻所书写的《橘颂帖》点划圆润平正,风格婉美端秀,为典型的“台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