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笔架山上写《离骚》的传说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和历史记载。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他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传说在屈原创作《离骚》的过程中,他坐在凤凰玉笥山南阳庙前的一个亭子内,专心致志地写作。然而,当他沉浸在创作中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大风吹过磊石山,形成了阵阵巨大的回旋风,刮得树叶层层飞旋,树枝吱吱作响。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屈原的帽子被风吹飞,他不得不起身收拾。
此时,他拿起的竹简(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片)刚提起来就被狂风吹到了汨罗江中,笔架也被吹到了玉笥山脚。屈原焦急地划船追赶,希望能够找回他的竹简。竹简在江面上飘浮,屈原划船紧随其后。竹简有时飘到磊石山,有时又被风吹到龙神庙的台阶之上。这些神奇的情节使屈原感到十分惊讶和感动,他认为是龙神黄帝在保佑他。
于是,屈原在山坡上的这个小山边搭起一个棚子,把笔架放在这个小山之上,继续专心写作。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屈原的灵感源源不断,《离骚》一气呵成。
屈原离骚写完之后,太阳和月亮同时从云雾中钻了出来,照耀着汨罗江的上空。因此司马迁写屈原的《离骚》与日月争光。因此小山被称之为笔架山。证明屈原在此处写下了《离骚》。
屈原写完《离骚》又大声吟诵自己的作品,引来了荒野坟堆上几只鬼的注意。这些鬼自称是早已离开阳世的人,他们被《离骚》中的爱国情怀所感动,因此流泪哭泣。屈原询问他们的遭遇,得知他们都是因为忠诚而被冤枉致死的人。屈原感慨万分,他认为败坏楚国的并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奸佞之徒。他希望这些鬼的后代能够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这些传说展现了屈原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热爱。这些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甚广,成为后人研究和传颂屈原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