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多么希望眼前有千万间又大又明亮的房屋,让天下所有的贫寒读书人都能喜笑颜开。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的秋天,这年的春天杜甫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草堂,草堂之所以能够建成,离不开当地官员和朋友的关照和资助。
这个时候的杜甫,刚来成都不久,没有正式的职业,没有稳定的工作,他自己都是一个受朋友接济的对象。
却仍然写出这一首饱含仁爱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史诗级作品。不仅温暖着那个年代中风雨飘零的人们,也温暖着千年之后的我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忧愁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快乐在天下人快乐之后。
中学时代背《岳阳楼记》,不仅被其中的文学魅力所陶醉,还被这一句带来的精神力量所震撼。
它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影响了北宋及后世无数的文人志士,后来陆游《病起书怀》所说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还有顾炎武《日知录.正始》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与范仲淹的精神价值一脉相承。
更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这篇勉励好友滕子京的文章,当时根本就没有去过岳阳楼,而只是根据一副岳阳楼的草图,全靠着想象写出来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横渠四句》
译:读书人应使天道彰显,为百姓创建一条安身立命的大道,继承历代先贤不朽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张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
他少年时丧父,生活历尽艰辛,一生大部分时间与穷苦百姓在一起,所担任的官职也比较低微,非常了解百姓的疾苦和社会的矛盾。
范仲淹是他人生的重要指路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和气节对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张载年轻时去边塞当兵,想以身报国。范仲淹当时与韩琦一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兼知延州,曾送张载一本《春秋》,让他回去好好读书。
在张载的一生中,无论是为官、还是辞官回乡试验井田,兴修水利,还是著书讲学,无不贯穿这“为生民立命”的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战国《孟子》
译:仕途得意,就兼济天下,仕途不达,就做好自己。
人生如果不得志,就好好的修身养性,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如果仕途飞黄腾达,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与前面范仲淹的价值观相比,这一句的境界还是很有区别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奉行的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晚年时期的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就反映出他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
而在公元年,白居易73岁时又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后还作诗一首《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又反映出他兼济天下的一面。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译:玉本性高洁,可以摔碎但不会改变本性,竹子可以焚烧,但毁不掉它的骨节。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关羽被困在城中,身边的士兵中仅剩几百人,而且多是伤兵,诸葛谨前来劝降,关羽道:“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这句的前半部分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做人要有骨气,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保留它的气节,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
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秦:屈原《离骚》
解释:在追求真理的这条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我会坚定不移、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屈原我们都不陌生,他是一位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沉江汨罗、以身殉国。
年,时值屈原逝世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这种“求索”精神,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屈原还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楚辞》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之一,被称为中华诗祖。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精彩图文:
黄庭坚被老鼠欺负,写诗跟朋友去讨猫,短短四句,可爱到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上一句才是千古经典,道破人生的真相六首冷门但唯美的梅花诗词,人间一堕千劫,犹爱梅花不归#优质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