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书法#
刚在百度上看视频,有一位老师在表扬某某中学的学生的各种优点,比如早起早睡,时间安排和平时一样,甚至每天学习16个小时,除了有点担心孩子们的身体外这些我都基本赞同,但当听到表扬他们写得一手漂亮的印刷体时,我就不赞同了。
作为一名书法老师,听到这种没水平的话是觉得挺悲哀的,特别是这种话是由一位老师说出来就更觉得悲哀了。有一次有一位家长还专门发了某某中学的某某体过来说,陈老师,这某某体太漂亮了,就教我孩子学这种某某体吧。家长不是老师,还好理解,但当一名老师都觉得某某体是一种荣耀时,这绝对是一种悲哀了。
为什么要这么说?
可以一举多得为什么要坐井观天呢?
首先很多老师或家长学得某某体非常漂亮,这是老师和家长的审美偏好而导致学生的审美单一,所以原因不在孩子们,学生考试时把字写工整当然是非常好的事情,老师也乐见字迹工整的卷面,但这不在此文讨论范围。
懂书法的同学都知道,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书法是在写字的基础上的升华,所以写字是基础,没有了写字,就没有了书法。某某中学的某某体纯粹就是一种写字,与书法搭不上关系。
问题其实在学校和老师。家长。其实都是练字,选择什么样的范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是练字,你用一本印刷体来练和用一本小楷字帖来练,得到的结果完全是两回事。我们有这么多的经典小楷字帖,为什么要盯着印刷体来练习?那是毁灭审美的快捷方式啊。
难道老师们从来都不选修书法课的吗?不知道中国有小楷这一种字体的吗?
文中使用图片为文征明《离骚经》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学习和传承中国经典的文化、中国的国粹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事情。生在中国,有这么便利的条件直接学习一种书法艺术,老师们却抛之一边来让学生练印刷体,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从经典字帖开始练字,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都是练字,你练经典碑帖,不仅可以把字练好,还可以一边练一边学习文学、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书法艺术,这么多的好处,老师们却不懂,这不是悲哀是什么?
用中国传统经典的小楷法帖来练字,是一举多得的事情,特别是对在校的学生来说,不单是可以把字练好,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习得一门书法艺术,培养了一种高级的审美能力。因为书法的线条没有一定的训练是无法体会的。
工艺品不是艺术品
我相信学校肯定有书法课,既然孩子们都练得一手漂亮的印刷体,那就说明上书法课时训练的方法就是工厂式的标准件的方式来进行的了。
学校不是工厂,更不是印刷厂,不应该出厂工艺品。但学校却置之不理而用工厂的方式进行生产标准件。这是严重影响学生审美情趣的事情。
我常和学生说,学校早上的早操很多学生都在应付中混过去了,但假如你抓紧这十分钟,认真做早操,每天坚持,那么长期下来你的身体就肯定比随便应付的同学要好。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度过这十分钟的早操时间,但假如你每天都真的去认真做早操,长期下来,得到的收获与混时间的学生就一定会拉开很大的距离。
练字也是一样道理,虽然标准件可以时间快一些(实际也不快),但都是花一样的时间,你来经典范本来练习,长期下来,结果就会好得多。
印刷体是一种工艺品,是可以批量生产的,全部一模一样,但书法是艺术品,是有生命的,是个性的,是富有意义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全部都一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总结:
当然,很多人会说,又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书法家,用什么范本练有什么关系?把字写工整就行了。这话并没有错。但学书法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书法还有很多的功用,比如修身养性、学习文化、学习历史等等。
简单的说,同样是吃饭,你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什么吃什么都没关系,只要有饭腹感就行了,但你要想身体更健康,头脑更聪明,就会吃得比较多样,要求有均衡的营养,吃饱的同时,也为身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这样做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换成练字,道理完全一样。
相关推荐:
多宝塔笔法全图讲解,掌握这六个字,轻松学好多宝塔碑
你写的字是不是好字?进来对比一下就知道,符合这三点就是好字
《九成宫》是如何炼成的?欧阳询楷书秘密大公开,这才是欧楷
你写字用规定笔顺还是书法笔顺?这个秘密很多人不知道,却很重要
能把这10个最难写的字写好,你的书法水平肯定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