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董香凤
正所谓“一书一世界”,书的世界却远远大于我的世界,所以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体会到自己不是一座孤岛,唯有阅读,我才能涉足于更多未知的新领域。于是我愿手捧藏书一卷,目阅大千世界,探索全新领域,体味人生百态。
流连于各类史书典籍,走进藏经阁那卷尘封的历史宝典,与其说是旧人旧事,不如说是历久弥新的新世界。四书五经六艺,勤学诗赋圣贤,仁义礼智信的教诲仍在耳边。畅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着重阅读《史记·孔子世家》,我看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孔子也是由平凡的人逐步成长为不平庸的圣贤。“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于是他抱着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的志向,走诲人之路,传先王之道,育天下之才。千年之后,大道未成,孔老先生这位“仁者”留下的精神财富流传四方,封存在书卷上。指间缠绕的文字,给读者一把通往充满“仁、义、礼、信”新世界的钥匙。与你同游五千年,在满是书卷气息的字里行间徜徉。
携一本诗集,寻良辰美景,低头轻吟美诗,感受诗人或喜或愁、或壮志难酬、或赏花赏月吟诗作对,文人墨客的诗香世界如一卷画卷,透过几行诗句,徐徐展开。坐在奶奶家门前的摇椅上,在这足够宁静的一方天地,悠哉悠哉地品着《林徽因文集》,字里行间无不让我感叹这位文坛才女果真“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而她的《莲灯》中“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生命的灵动和真情实感跃然纸上,这诗的魅力入了双目,又上心头,细细咀嚼,韵味悠长。望着前方荷花池中摇曳的荷叶,听着远处似有若无的蝉鸣,忽而能够与徐志摩先生感同身受了。“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看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青草绵绵处寻梦去……”是啊!没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了。
不过,纵使三行情诗也叙不完广阔无垠的世界,于是我又乐于追逐长篇或短篇的逍遥小说界。
阅读各式名人小说,双目追逐着文字,不知不觉自己就陷进去了。一个个故事世界,那是未曾到过的新领域,或现实,或虚幻……阅读带来的力量无可丈量。手执路遥《平凡的世界》,一晃眼,一位不屈不挠的少年迎面走来,即使一贫如洗,即使衣衫褴褛,但眼中永远带着光芒,闪烁着希冀。少年读书时最快乐的事便是借到一本心怡的书,那股嗜书的劲儿使他即使在黑暗的施工地上借着微弱的烛光也读得不知疲倦。知识使人进步,这位少年的内心早已澎湃,他知道“人活着就要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看过一些书,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历许多磨难,磨难使人坚强”,于是离开了双水村以外的世界独自闯荡,用阅读所得去生活,去拼搏。我真实地看到了一个知识青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我赞叹他的执着与坚强,用劳动成就价值,平凡但不平庸。通过阅读,我坚信,平凡世界里平凡的我们,意志坚定,定会在未来开拓属于自己的新领域,成就不平凡。
费尔南多·佩索阿在《不安之书》写到:“通过阅读,我获得一种生命宽广的愉悦感,我凝视着一片广袤开阔的空间,虽然我实际上从未到过那些地方。”此言不虚,若要问我清闲时如何度过,我定不假思索地借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思索过后,仍是如此应答。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何以探寻新领域,唯有阅读,在阅读中体味人生百态。(指导老师:周凌云)
本文来源:云浮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