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总体评分:86.73分
作品影响:4.00
合于章律:17.00
工于意境:31.00
臻于情感:34.73
推荐指数:★★★☆
作品影响:
本阙意境绝美,极富感染力,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小令作品。清代词评家厉鹗在《论词绝句》中如此盛赞: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萧萧”。笔者亦深爱之。
合于章律:
巧:本词写景,极为巧妙,感染力极强,让人对江南之美,产生曼妙的遐想。其巧妙之处,重点有二:其一,以不同的声音,构建一幅绝美的江南夜雨画面;其二,不仅有视听之美,还有香气、味觉、可以唤醒人的五觉,值得深入体会。这两点巧妙之处,在下文中,笔者再详细描述。
炼:“屏上暗红蕉”的“暗”字,仿佛可以让人感觉到光线慢慢转暗的过程。而光线的暗淡与兰烛的香气,也更易催人入梦。“闲梦”二字,承上启下,从现实过渡到梦境。“人语驿边桥”,一个“驿”字,便透露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词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对漂泊的冷暖心情,隐约可知。
韵:本阙以声音结尾,引人遐思。人语驿边桥,他们究竟在说什么?他们的口音,是否也有一丝熟悉的乡音?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期待。而词作戛然而止,曲终意不尽,让人回味。
工于意境:
渺:江南之美,梅子正熟,风景正佳。并且,夜船吹笛雨潇潇,夜雨泽国,江南水乡,笛声曼妙,小桥流水人家,情景俱佳,声色动听。更为珍贵的是,这样的美景,像是回忆,又像是梦境,再加上夜雨的渲染,让梦里的江南,变得虚无缥缈,曼妙流离。王国维先生曾以“美要宜修”评价词作之美,本次可谓颇得虚无缥缈之精髓。
融:常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诗词作品,往往都有画面的想象,从而让读者获得视觉享受。而本词不仅有视觉之美,更有听觉之美、嗅觉之美及味觉之美。如“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是听觉之美,并且这种听觉之美,层次丰富,美得迷人;再看“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可见词人的居室之内,用的是兰香的蜡烛,并且还有美人蕉,可以想象兰花那种清幽迷人的香气;还有“闲梦江南梅熟日“,酸酸的梅子,恰好成熟,会不会让读者本能地咽咽口水呢,味觉也被激活了。人有五觉,眼耳鼻舌声,这首短短的小令,感官之美,极为丰富,值得我们融合五觉,细细体味。
喧:如厉鹗在《论词绝句》中盛赞:“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萧萧”一样,笔者亦深爱之。本词不仅有声音,而且声音极其美妙,犹如大自然的一段美妙的乐章。首先是夜雨的声音,持续而低沉,犹如音乐的背景;而船上笛声悠远点缀,让人联想到一片广阔的水域;最后“人语驿边桥”,最是能勾人心魄,让人不禁更想侧耳倾听,听听那声音,是不是自己熟悉的乡音。所以,这个江南美妙的夜晚,雨声、笛声、人声的交织,令人思索玩味,深爱不已。
臻于情感:
闲:本词情感比较明显,“闲梦”一词,便点明词人闲暇的一种状态。其实,诗词通常代表的便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诗词之美,之于生活,便在于细节处发现生活之美,闲暇间寻找灵魂的意义。本词闲梦之作,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也应该让自己闲一些下来,尤其是心里的节奏,要适当地放缓,否则太忙,心就死亡了。
乡:除了清闲之外,本词用如此曼妙的笔墨,描写江南雨夜之梦,处处流淌的都是思乡之情。词人生活在晚唐,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不排除词人有可能,因为战乱而有家难回,如此,思乡之情,便更多一筹。
人本美学总评:
本阙小令,情景俱佳。不仅构思巧妙,炼字考究,并且韵致无穷。词中江南雨夜,如梦如幻,虚无缥缈,声色动听,雨声笛声人声,喧而不失宁静,值得我们融合五觉,细细体会。生活之美,好景恰在闲时,本阙对江南故乡的思念,让读者亦心生向往。
1、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评: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
笔者思考:乐天、梦得即为白居易、刘禹锡。他们俩的《竹枝词》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从目前笔者已经评分的词作来看。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综合评分为84.39分(词作评分87.10分),刘禹锡《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综合评分为85.13分(词作评分83.48分)。本词综合评分86.73分(词作评分91.92分),应该算更胜一筹。
2、厉鹗《论词绝句》评:美人香草本《离骚》,俎豆青莲尚未遥。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萧萧”。
笔者思考:这么美妙的视听之美,谁人不爱呢?即有音乐之美,又有夜雨江南、水乡泽国时空浩瀚的想象。
3、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评:末二句是中晚唐警语。
笔者思考:英雄所见略同,末二句,也是词评家厉鹗与笔者深爱之句。
4、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评:好景多在闲时,风雨萧萧何害?
笔者思考:好景多在闲时,诗词之美,对于生活的启示,便是慢一点,再慢一点。尤其在我们当下节奏更快的生活之中,读诗之美,便是给内心一点闲暇的空间,如此,才有心情会品位生活之美,风雨潇潇,何尝不是一种美,一种可以细细聆听的美。
5、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评:皇甫子奇《梦江南》、《竹枝》诸篇,合者可寄飞卿庑下,亦不能为之亚也。
笔者思考:飞卿者,花间词宗温庭筠也。目前笔者解读的温庭筠词作,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得分最高,综合评分为96.62分(词作评分97.35分),若以最佳作品做比较,温庭筠当更胜一筹。若以所有作品综合而论,皇甫松与温庭筠确实平分秋色,不差上下。但是,温庭筠流传的作品更多一些。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评》评:梦境化境,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
笔者思考:若寻找宋词的根源,不得不提《敦煌曲子词》、刘禹锡、白居易《竹枝词》、五代《花间集》及南唐君臣。仔细通读,宋词很多优秀作品,往往在晚唐五代期间,已经有迹可循。梦境化境,这是一个很美的主题,秦观、李清照、晏几道等人,具有类似词作,后续笔者会专题探讨这类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