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真题大盘点最火诗人还是他

时间过得飞快

好像昨天还在热烈讨论着

#那些奇葩的送考方式

#难哭了隔壁小孩的江苏作文

今天,就要陆续放榜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年年如是

诗词君这些天

一直在收集高考语文的古诗词真题

你要不要一起来做做?

基础版:古诗文填空

全国Ⅰ卷(6分)

(1)《离骚》中“,”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全国Ⅱ卷(6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

全国Ⅲ卷(6分)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

新高考Ⅰ卷(6分)

(1)《论话·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

天津卷(6分)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

江苏卷(8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秦爱纷奢,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峰峦如聚,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诗经卫风木瓜》)

(8)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浙江卷(五选三,共6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________,靡有朝矣。________,至于暴矣。(《诗经·氓》)

(4)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除去新高考Ⅱ卷、北京卷、上海卷之外,本年高考的7张卷子,30道题,其中《诗经》《离骚》各占2题,《论语》3题,《劝学》3题,唐诗5题,宋词5题,唐宋古文4题(其中有2题是《阿房宫赋》)。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7张卷子里,苏轼的名字出现了4次!

果然是承包了高考默背的男神!

如果你觉得这些简单,OK我们接着看

进阶版:古诗鉴赏!

全国Ⅰ卷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全国Ⅱ卷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全国Ⅲ卷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新高考Ⅰ卷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天津卷

纪村事

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江苏卷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浙江卷

秋江送别

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有患病在家闭门谢客的,有自给自足乡村生活的,有各种送别的,还有网红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可以,这很!

苏轼的老对头王安石在八首诗中贡献两首,也算“高产”。

由于题目比较长,小诗妹就不放出来了,有兴趣的话,就读一读这些诗吧!很有内涵哦~

诗词题结束之后,就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古文阅读了。

终极版:古文阅读

嗯,这个真的太长了,我们看看目录吧~

全国Ⅰ卷:《宋史·苏轼传》

全国Ⅱ卷:《宋史·王安中传》

全国Ⅲ卷:《晋书·王彪之传》

新高考Ⅰ卷:《明史·左光斗传》

天津卷:陆游《放翁家训·序》,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江苏卷:袁宗道《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浙江卷:张耒《上曾子固龙图书》

四篇人物传记独占鳌头,祭文、家训、书信各据一方。

等等,怎么又看见了苏轼的名字?!

您是真的承包了今年的高考语文吗?

厉害了我的苏轼!

这些年,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经典。

“得作文者得天下”也渐渐偏向“得古诗文者得天下”。

虽然我们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