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I、卷II语文试题研究

一、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32分。

试卷结构:

1.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2.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①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10分。②古代诗文阅读7题左右,35分左右。分别为: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选考题: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第Ⅱ卷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4题左右约20分;写作1题60分。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表1:—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

年份

课标卷Ⅰ

课标卷Ⅱ

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王晓旭《美的奥秘》

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选材特点:论述类文本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篇幅在字左右。

三、文言文阅读试题特点

表2:—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材

年份

课标卷I

课标卷Ⅱ

《明史?马文升传》

《旧唐书·李揆传》

《旧唐书·于休烈传》

《明史?韩文传》

《宋史?孙傅传》

《北史·来护儿传》

选材特点:经史子集四部中以史部为主,史部中以二十四史为主,二十四史中以人物传记为主;篇幅以字左右为主,超过字偶尔出现。

设题:

试卷

题序

课标卷I

4

文言实词单音词解释

文言实词双音词解释

文中划线句断句

5

句子表明…内容的一组

文中划线句断句

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古代文化常识)

6

..课标卷I、课标卷Ⅱ三年相同

7

课标卷Ⅱ

4

同课标卷I

文言实词单音词解释

文中划线句断句

5

同课标卷I

文中划线句断句

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古代文化常识)

6

..课标卷I、课标卷Ⅱ三年相同

7

设题特点:第6、7题三年相同,第6题为文意理解,第7题为句子翻译;变化在第4、5题,内容有实词理解,断句,文化常识,表现传主品格的句子。

特别注意: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不是不考,而是在断句、翻译句子中体现。

四、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点

表3:—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

年份

课标卷Ⅰ

课标卷Ⅱ

宋词

陆游

鹊桥仙

宋诗

朱熹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宋词

无名氏

阮郎归

两首诗

[唐]韦庄

[宋]郭震

含山店梦觉作

宿渔家

唐诗

岑参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唐诗

韩偓

残春旅舍

选材特点:以唐宋诗词为主,诗选律诗、绝句,熟悉的作者与不熟悉的作者均有。

特别注意课标卷Ⅰ:“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此题设题特点表现在与教材链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熟练的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一举多得。

五、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特点

既有直接填句,更有依据情境默写,以后者为主;涉及诗、词、文、赋,初中、高中;注意《离骚》《逍遥游》,教材未要求背诵,“考试大纲”要求必背。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表4:—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

年份

课标卷Ⅰ

课标卷Ⅱ

小说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小说

阿城《峡谷》

小说

叶紫《古渡头》

小说

刘庆邦《鞋》

小说

李德霞《马兰花》

小说

刘震云《塾师老汪》

选材特点——文体以小说为主;篇幅在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国籍含中外作家;时代:以当代为主。

设题特点:围绕考试说明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设题;第(1)小题考查对小说局部的细读,选项含完全正确、大部分正确、小部分正确、完全错误四种;作品的艺术表现必考;人物形象的特点必考。

特别注意课标卷Ⅱ:“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此题与课标卷Ⅰ故事鉴赏第8小题类似。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特点

表5:—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选材

年份

课标卷Ⅰ

课标卷Ⅱ

人物传记

抗日将领陈纳德

人物传记

民国实业家卢作孚

人物传记

外国科学家玻尔

人物传记

科学家邓叔群

人物传记

文艺理论家朱东润

人物传记

抗日将领戴安澜

选材特点:传主以现当代著名人物,如科学家、实业家、军事将领等为主;篇幅在1字左右,含链接材料。

设题特点:围绕考试说明中“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设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

表6:—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常考考点

年份

课标卷Ⅰ课标卷Ⅱ

成语运用

病句判断

句子衔接

补写语句

图画解说

多年未专门考查考点:字音、字形、标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方法。

九、作文试题特点

表7:—作文试题材料及涉及主题

年份

课标卷Ⅰ

课标卷Ⅱ

切割钻石——经验、技术与勇气

同学关系

山羊过独木桥——遵守规则和打破规则

禁喂食动物——自立自强

举报父亲开车接电话——亲情与规则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学术先锋,大国工匠,追梦一族

作文材料: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类居多,具有一定的情境性。

作文立意:立意角度多,鼓励发散思维。

文体选择:依据考试说明中“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要求,考查多种文体写作。

十、全国课标卷的整体特点

1.能力立意。试题考查的能力包括:

识记能力:名句名篇默写

理解能力:现代文词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子

分析综合能力: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学类文本中“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实用类文本中“对传记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筛选文中相关信息能力”等。

鉴赏评价能力:文学类文本中“欣赏作品形象和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古代诗歌鉴赏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等。

表达应用能力:词语运用能力,辨析病句的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能力,作文能力。

探究能力:文学类文本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实用类文本中“探讨传记中与传主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2.贴近实际

实用类文本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了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体现出了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如“波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语言运用贴近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气息浓厚。如第15题“辣,我们都不陌生……”。

作文材料贴近社会:如作文试题材料。

3.与时俱进

彰显时代特色:既说明命题者对时代热点问题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