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爆料高考分衡中学姐分享各科

为什么会得白癞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515/8954694.html

窦艺

毕业于衡水中学、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高考总分:语文,数学,英语,理综。

题型简述

论述文

比较简单的话考的是比对,无非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就技巧而言,有一些特殊标志,遇到比较绝对的描述或者不确定的描述一定要小心些,如果文章中没有明确提到原句的话,90%以上都是这里出了问题。比较难一些的话就是要自己逻辑分析,每一个选项都与原文有一些出入,那样的题平时主要做一些高考题,这样的话可以把握那个出题团队的套路。总之,论述文题型还是要多练,多刷题,善于比对、分析。

文言文

划分节奏的题比较简单,可以结合词性词义。关于如何提高实虚词能力。文化常识可以积累一些做题经验,而且见一个背一个,考试制度、行政制度、考查制度、任免制度、史书题材、史书顺序等等最基本的背过,背到高考就差不多了。比较重要的是实虚词的记忆,平时做完题可以积累,有一些时间的话做几篇附带全文官方(绝对准确)的翻译,从开头一直翻译到结尾,对照正确翻译,边翻边背。注意,准确表达比较重要,大白话不要在试卷中出现。

诗歌

诗歌是个难点,主要是把诗歌读懂,掌握思想情感。多做多体会,看看哪个句子哪个词表达哪些情感,注意积累一些意向和某些特别作者的个人经历,往往在诗歌里有所流露,著名诗人的非著名诗歌和非著名诗人的诗歌比较容易考到。还有就是一些手法问题,看清题目要求,是抒情手法还是写景手法,如果没说,以抒情手法为主,因为它更接近主旨。

名句默写

注意字形,可以在每次听写时记下自己错的写在一个本子上,日后复习用。对于几篇文章中的类似易错字可以比对着记,比如:唯字只有“唯有杜康”、“唯见江心秋月白”、“唯昭质其犹未亏”。其余“wi”字均为“惟”。

对于正确背诵,没有必要占用大块时间,可以在早读时多读,在下楼梯睡前都可以在脑子里想,而且跑操可以背课文,为了不打乱节奏,每迈左脚背一个字,跑一次半个离骚就背完了。这个需要滚动复习,一遍一遍。(衡中学子的高效果然名不虚传)

小说和传记(可能有别的,比如散文、说明文、议论文)

小说考察的主要是理解能力,当然,答小说要从多方面。主要是从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主旨)入手。情节又分内容和结构,环境又分社会与自然。不同的出题人的点不同,把那些类型的题有一个基本的答题套路,然后每见到一个新角度,就加到套路里,做的题以多了就可以总结全面。

传记稍微简单点,只要在原文中按顺序找题目要求就好,可以用铅笔在原文中勾画,标上序号,最后再筛选出最符合题意的几条。但是像有关传记有何特点之类的题只能去积累,如果你没积累过,考试恰好考到了,那么凭借日常经验来考虑大体方向。至于探究题,一般给个观点,再在原文找到几条传主能印证观点的行为,最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加个现实例子之类,满分妥妥的。

基础题

成语靠积累,积累的越多越有把握,注意语境,不要光背意思。

病句多做,适当归类,其实只有那么几类。排序靠语感。其实基础题多做的话是绝对会练出感觉的!

作文

首先最重要的是书写。字的大小要一致高度,如果楷书练不出来可以考虑隶书,速成而且美观。至于文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鉴好作文的优缺点,把那些出彩的句子和比喻和观点写到一个本上,不用整段记忆,背的多了自然成文。有一个文章整体架构,每一段的段首语可以固定,注意结尾思辨一下。一些常见重点题材(群分,转变,创新等)方面的名言必须死记储存一些。

关于学习本身

正视语文。语文不是不重要,可能在平时会有一些偏见。语文是慢热型的,它不是你一付出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的,所以可能会有同学说有“努力得不到回报”的想法进而有自暴自弃的感觉,然后把原因归结于自己天生语文不行。或者说和其他科比起来“性价比”太低而放弃语文主攻数理化。其实最后语文可以拉开很大差距,注意积累,一定就可以提高,一百四十分以内与学科素养无关,与努力程度和学习方法有关。

兴趣,很多人会自然地想我对语文没兴趣。作为理科生,语文其实是日常生活的调剂,当做数学做理综做累了,或者颓废的时候,拿出作文集看看(记得做标注,最好背背词句,切忌走马观花),或者练练字,会给人一种平和感。有的时候压力很大,读一些诗和文章,比如什么葬花吟,或者听一些古风歌曲,是一个不错的调节方法。

数学题型比较固定,方法在各种辅导书上都有,背过就可以了,主要讨论一下学习本身。

调节好几个关系

1.速度质量。速度与质量本身不是成负相关,纠结于质量还是速度,不是非要放弃哪一个,而是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先提升哪一个。个人感觉质量首先考虑,做一道对一道,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但是做题速度必须考虑提升,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书写慢,而是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思考很长时间,或者是走思,不在状态。把自己的这些问题克服掉,自然有能力写完大部分试题。对于个别的难题,涉及到时间分配问题,果断取舍,怎样得分最高怎样做,能够提高得分的舍弃与提升都是明智的。

2.积累改错刷题。这个矛盾的根源是时间有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针对自己就好。积累本分模块全部整理是对自己变相增加复习任务量,一些已经会的题没有必要浪费时间,把难题、易错题、自己不会的题以及一些易忘知识点记下来就好,复习更有针对性。数学真正的积累不是把题写到改错本上就结束的,更重要的是记在脑子里。积累本上甚至可以不用写全部过程,只需要写重点思路还有某些比较巧妙的计算。刷题的话,不要为了刷而刷,某一块掌握的不扎实可以做一些课外题开阔眼界,而不是为了课外刷题应付作业。

对于一个题目,需要思考一些内容,而不是看懂答案就好

这种方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

首选这种方法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用别的方法差在了哪?

每一步与每一步之间的衔接是怎样建立的?

某几步能不能省,需不需要再对某几步额外作补充?

这种方法体现了哪种数学思想?

我曾经做过的题有哪些体现了同样的数学思想?

一般题看答案,听老师讲我们都能懂,但是我们再做类似的题还是不会,就是因为答案的方法怎么来的想不明白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