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阅读题讲析01名篇名句默写题

《考试说明》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是指日常阅读中常见、交际或写作中常用的文质兼美的古诗句,主要有思想深刻的哲理美句、情感真挚的抒情美句和绘景融情的意境美句三类;“名篇”是指中学教材中要求全文背诵的篇目。目前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初高中64篇(段)古诗文为考查对象。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必考的拉分题。

一、题型分析

1.(年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2.(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

第1题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题,年以前课标全国卷采用此种题型。第2题是情境理解型默写题,年以后全国卷采用此种题型。情境型默写是指根据提示语所创设的情境来做答的试题,试题由“提示语+空处”两部分组成,提示语是针对名句的出处、思想情感、表现手法和意象等的分析语。

二、解题指导

解答情境理解型名句默写题要突破背熟、定句和写准三关。

1.理解文意,熟背如流。

对于情境理解型名句默写题,考生只有理解原文句子意思,才能够准确地写出答案。所以考生背熟这64篇段只是解答好此题的前提,而考生深入理解诗文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技巧则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2.根据提示,确定诗句。

解答理解型名句默写题需要利用题目中的提示信息,在准确理解提示语的具体要求基础上,锁定要求默写的名句。题干中的提示语主要从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提示所写名句的特点,如第2题中第(3)小题,抓住题干中“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这一提示就很容易想到“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几句。因要求默写“军容之盛”的内容,所以最后确定为“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两句。

3.抓住关键,写准字形。

名篇名句默写题的评分标准是“错一字该句不得分”,锁定了默写的名句后,书写无误就成了答题得分的关键。

写错别字是目前解答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名篇名句中易写成错别字的汉字有四类:一是形近异义字,如第2题中第(2)小题考查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沧”字易误写成“苍”字。二是同音异义字,如年江苏卷第15题的第(2)小题考查的“别有幽愁暗恨生”中“幽”字易误写为“忧”字。三是同义异形字(通假字),考生默写时常出现以本字替代通假字的错误,如年全国卷Ⅱ第13题的第(1)小题中“君子生非异也”中“生”字易误写成“性”字。四是繁难生僻字,如年宁琼卷第10题的第(2)小题考查的“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砯”字。

这四类易写错的汉字常相互交叉同时出现在一个名句中,所以应逐一排查标画出每篇必背古诗文各句中易写错的四类汉字,并结合原文语境准确理解其意思,对于繁难生僻字要反复写几遍以强化记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写错别字。

此外,还要注意两类特殊性名句特殊记,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从对偶角度看,似乎上句为“满园春色关不住”更合理,但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却是“春色满园”;再如年全国卷Ⅱ考查的“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也可写为“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双版两可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裁剪荷叶、莲花做成衣服象征自己加强修养、保持高洁情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和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点明全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参考答案:

1.(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易错字“芰”)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舍生而取义者也

2.(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王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