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文讲堂离骚吟诵讲解文怀沙先生

吟诵精练

模学吟诵调:徐健顺老师吟诵《离骚》文怀沙先生吟诵调

楚辞

离骚(开篇节选)

屈原

注释

⑴帝:夏商周三代,称已故的君王为帝。高阳:颛顼之号,屈原与楚王同姓,故也以帝高阳颛顼为始生之祖。苗裔:苗,初生的禾本植物。裔,衣服的末边。此苗裔连用,喻指子孙后代。

⑵朕:我,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诏定为皇帝自称。皇:美。考:已故的父亲。

⑶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孟:开始。陬:正月。

⑷庚寅:指庚寅之日。古以干支相配来纪日。降:降生。

⑸揆:推理、揣度。肇:开始。锡:赐。

⑹名:命名。正则:公正而有法度。字:表字,这里活用作动词,起个表字。灵均:灵善而均调。

⑺纷:美盛。内美:先天具有的内在的美好品质。重:再,加上。

⑻扈:楚方言,披挂。江离、芷:均为香草名。

⑼纫:搓,捻。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草有茎叶可做配饰。

⑽汨: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⑾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⑿搴:拔取。阰:大阜曰阰,即大山。木兰:香木名,又名杜若,状如楠树。

⒀揽:采摘。洲:江河中的陆地。宿莽:草名,经冬不死。

⒁忽:迅速的样子。淹:通“延”,逗留,停留。代序:指不断更迭。

⒂惟:思虑。美人:此处指楚怀王。迟暮:衰老,意指恐怀王惑于小人,碌碌无为。

⒃抚:趁。壮:盛壮之年。一说指国势强盛。秽:污秽的行为。一说指杂乱的政事,有一说指小人。

⒄此度:指上文“不抚壮而弃秽”的行为和态度。

⒅骐骥:骏马。来:相招之辞。道:通“导”,引导。先路:先王的道路。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吟诵建议

1、文体风格

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起伏跌宕浪漫瑰丽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楚辞体”诗歌总集,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楚辞》产生于楚地文化,长期在民间传唱,句式长短相杂,变化灵活,篇幅通常较长,且有连贯的脉络与气韵,总体而言,《楚辞》具有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起伏跌宕,浪漫瑰丽的文体风格。《楚辞》与中原文化产生的《诗经》交相辉映,一雅正一奔放,一平实一烂漫,正奇虚实,成为中国文学的两大渊薮。

2、主旨基调

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爱国主义之人屈原的代表作。诗人从自述身世、品德、理想开始,抒发了自己糟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表现了诗人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3、章节安排

本段诗文是《离骚》开篇节选,属于第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担忧,为国效劳的人生追求,四句一节,回环咏叹。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叙述自己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及其生辰,王族的血统使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紧密相连;“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贞吉的生辰令父亲高兴,为我取了寓意美好的名与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即使我已经有众多与生俱来的美德,我仍然不断的修洁自己,期望为国效劳;“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时不我待,国家也面临着深切的忧患,我只能尽我所能,不辞昼夜的辛劳,希望能使国家摆脱困境,走向强盛。“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是时间流逝,春秋代序,留给楚国与楚王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可是我的王您为何还亲近小人,荒芜国政呢?希望您能做出改变,我愿意做您的先导,引领您走上先王的道路。

4、吟诵要点

四句一节回环咏叹

曼声长吟虚字拖长

楚歌具有哀婉的特点,而楚辞是在楚地之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遍全国后,仍具备楚地的特征。楚辞的吟诵调,以湖南地区的最接近原味,本篇模学的文怀沙先生吟诵调很好的体现了楚辞浪漫瑰丽,起伏跌宕的风格特点。

本篇节选吟诵时整体以四句一节,徐健顺先生在模学文怀沙先生的吟诵调时六节大体上是按照上中下上,上中下下,上中下上,上中中下,中中下下,下中上中的结构来安排,回环咏叹,曲调起伏跌宕;在字句的处理上要依照语句结构,首字单独一个节奏单位,中间的虚字、“兮”字拖长,曼声长吟。

吟诵精练活动介绍

本活动是以推广吟诵为目的,全国众多吟诵专家、名师共同参与讲授、点评、交流的公益活动。活动以学习名家吟诵为主要内容,精选各类文体诗文名作70余篇,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