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题”
复赛已开启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系统地查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多方位拓展语文知识面。近日,我校开展了语文学科“扫盲题”复赛。题目由高中部语文组的老师们用心设计,重点考察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对课外知识的积累。
本次活动以笔试的形式进行,考察题型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拼音、文化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名著理解与赏析等。考场上,选手们鸦雀无声,个个沉着冷静,认真答题,用自己的实力验证着自己课内外的知识水平。
本次“扫盲题”比赛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重视程度,而且也增强了大家自我学习与积累的意识。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任何时代,学习都是我们获取新知识、得到进步的重要途径。
学习的过程不是只专注于书本,而是需要最大限度的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积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提高自我,展现风采!
以下附上部分题目,来感受一下“扫盲题”的魅力
0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又是“二十四史”的开篇,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C.“秋毫尤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熟语,均出自《鸿门宴》。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及项羽的自大。
02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大宗师》,《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C.《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D.《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03
有关《史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B.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C.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我们读过的《太史公自序》就出自《史记》。
D.在《史记》中,本纪叙开国承家诸侯;世家记帝王朝政兴衰;列传志历代人物事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