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是书法家,却养育了书法家。网络上,你会看到题为“屈原书法”、“屈原书法图片”、“屈原书法字体大全”、“屈原原创书法设计作品”的栏目,不知情的读者观之,还以为屈原也有墨迹遗存。今人以诗人屈原的大名,大赚书法买卖的实惠,聪明有点儿过头,而概念模糊得可以。书法家写的字再好,字的内容不好也是白搭,于是书写古典诗词的精品就成为一条捷径,多少书家借助前人的诗词歌赋而留下传世之作。彭俐明文徵明行草书《离骚》(局部)(图4)中国书法历史上,书法家抄录诗人的诗作而留下墨宝的事例不胜枚举。而屈原的诗篇更是历代书家手抄笔录展示才艺的最佳选择。元代赵孟留下书法真迹《屈原诗远游篇》;明代沈藻写下《橘颂帖》。然而,还是三闾大夫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最受书法家们的倾慕、追捧。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宋代米芾、元代吴睿、明代文徵明等,分别以楷书、行书、行草、小楷等形式恭敬抄录,皆成书法名篇,以为后人范式。可以想见,若无伟大的诗人屈原和他的千古绝唱,则书法家又何以寄托自己的情志,驰骋才华?!倘若年前,楚国的屈子大夫手中有一管紫毫、几案上有一方宣纸,可以尽情尽兴地濡墨挥洒,那么谁知道“中国书圣”这一名号到底是归属王逸少呢,还是归属屈大夫。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诗人大多是天生的书法家,至少他们的不朽诗篇是天然的书法“模版”。假如一位书法家不会写诗,那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在古代,尤其唐代以降是不可想像的;在今天,也是一种明显的缺憾。汉语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兼具音乐旋律之美和绘画画面之美的古典诗歌,是最适合用书法表现的美丽文本。诗人与书法家的心性一致,气质相投,情感连通,思想共振,精神互补,意境交融,自古诗书一体,血脉基因无二。而数千年以来的诗人之中,首屈一指者,屈原也。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屈原是中国的诗魂。屈原(约公元前—前)生长在最适于诗人生长的南方,那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最适合凤鸟翱翔,花朵芬芳,最适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菏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作《离骚》的情感异常雄肆、奔放、豪迈、激昂,同时又是那样缠绵悱恻,凄楚哀伤,辞藻之华丽、音韵之铿锵,足以让万里山川愀然作色,百代苍生戚然动容……其作品的气度之从容、吐属之优雅、性情之高贵、心地之美好,在万千古典和现代诗文之中所仅见,堪称千古绝唱、万世奇珍。何况屈子以心血铸辞,以性命抵诗,更是世所罕见,诗家独步。难怪宋代大文豪苏轼有言:“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及其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这就是历代书法大家争相笔录《离骚》而不缀的深层原因。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上,看一个民族有没有教养,就看其有没有伟大诗人,这就是屈原和《离骚》的价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屈原所代表的中国诗人的心灵天地中,有着人类视为真理和信仰的光芒照耀,恒星一般璀璨、亮丽,穿越茫茫时空……(原标题:人人抄《离骚》,几人知屈原?)来源:北京晚报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