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说,emo时,吃巧克力,读狄更斯读

这个为期5年才讲完的文学史,木心有时也会摸鱼,想要讲快一点的时候,他说:以下开个快车,接着便把重要人物信息提纲式列出来。

他对当年那群在纽约的艺术家们说,上完我的课,至少你们都在世界文学的门内了!

木心说,我年轻时emo(原文:我年轻时期忧来无方,也用这老药方。),就是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和解!

这是我最喜欢的木心告诉我的读书的方式。

如果谁落在忧悒中,不妨试试:沙发、巧克力、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的小说结尾,失散或久别的亲友又在一起了,总是夜晚,总是壁炉柴火熊熊然,总是蜡烛、热茶,大家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圆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烟,人生似梦,昔在,今在,永在。这种英国式的小团圆,比中国式的大团圆有诗意得多。

阅读的世界太宽广了,有了木心大师这位指路人,绝对是搭上了阅读的快车!

《文学回忆录》,是木心口述的讲义笔记,全由陈丹青整理而成。

木心可以跳出文学性来讲述文学史,他注重文学里面带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他认为一个经典的、世界性的作品,都是有一个哲学的框架,更注重人性的探究。

这本书同时也为我们搭建一套阅读的坐标,梳理从希腊神话至十八、十九到二十世纪初的整个世界文学脉络。

陈丹青说,他的作品“好读难懂,难懂易记。他的讲述非常个人化,这本书当成随笔和杂文来看,读起来会非常有趣。至少你读完了他的讲义,不能说不懂文学。

例如:

他讲世界历史上的意识形态,尤其是欧洲历史,是希伯来思潮与希腊思潮的此消彼长的交替起伏。

希伯来思潮,苦行,克制,重来世,理想,修行,以基督教为代表。

希腊思潮,享受,肉体,欲望,重现世,以雅典文化为代表。

但中国很多东西都例外。

谈西方文学艺术,可以从文艺复兴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从中国文学入手,可以从魏晋文学着手,往前推、往后看。

木心把阅读这件事,比喻成“寻找精神的血统”。

“那么多的大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统。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

竹林七贤

木心对艺术的见解,伟大的艺术来自伟大的性格,艺术是无法培养的。“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性格交友要锻炼到如此。

他说歌德,有格言:回到内心。其实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就是回到内心。要学会自我教育,才能有良师益友。生活上可以做光棍,精神上可别做光棍。

歌德

在讲老子,木心说,只有从宇宙观来的世界观、人生观,才真实恳切,不至于自欺欺人——老子的哲学,特别清醒地把宇宙观放进世界观、人生观。老子生活的时代,是很坏的时代。理论有谬误、实践歪曲理论,所以老子才提出“无为”、“无治”,老子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

讲述楚辞与屈原,木心说,中国的纯文学是《诗经》与《楚辞》,屈原全篇,心情起伏、充满辞藻,在不断的起伏流动,一种飞翔的感觉。用的手法是古典意识流,时空交错。可以说《离骚》是我国最古早的“伤痕文学”。

讲述唐诗,木心说,唐是盛装,宋是便衣,元是裤衩背心。拿食物来比,唐诗是鸡鸭蹄膀,宋词是热炒冷盆,元曲是路边小摊的豆腐脑、脆麻花。看古诗,要看正宗作品,也要看冷门的夹缝中的诗。读诗,嘴要刁。李、杜二人,承继有别。李白承继《楚辞》,杜甫承继《诗经》。杜甫是中国诗圣,贝多芬是德国乐圣。贝多芬晚年的作品与杜甫晚年的作品相比,贝多芬就远远超越了。

到了讲述东西方文化的重心:木心点出悲剧精神与悲观主义的区别。

悲剧精神,是西方文化的重心,悲观主义,是东方文化的重心;悲剧精神是阳刚的、男性的,悲观主义是阴柔的、回避现实的;西方酒神是狂欢,所谓酒神精神,东方人歌颂酒,是回避、厌世,离不开生活层面,从未上升到悲剧精神。

讲述中国古代戏曲,就时代特点、文学性上,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做了意义比对:

一个问题,中国戏剧是官方也提倡,民间也热衷,为什么没有出世界性的大作品?

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观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起感化教育作用,有了这种观念,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不在人性上深挖深究。作家没有多大的宇宙观、世界观,不过是忠孝仁义,在人伦关系上转圈圈。

莎士比亚的作品,无为。剧中也有好人坏人,但他关心怎么个好法,怎么个坏法,所以他伟大。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

所有伟大人物,都有一个不为人道的哲理的底盘。艺术品是他公开的一部分,另有更大的部分,他不公开。

对于希腊文化的认可

希腊伟大,但希腊是个小国家,人口少,面积小。然而,产生了至今无与伦比的伟大艺术,弘丽,高洁。文学、雕刻、建筑,可说是达到最高的境界。数学、哲学,是人类文化的奠基。西方评价:除了基督教,希腊文化是世界文化可以夸耀的一切的起始。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说:希腊是人类的永久教师。

雅典帕特农神庙

我自己在阅读、整理大纲的过程中,想到了这个词:文化断层。许多东西因为文化断层,而没有被传承下来。在这本书里,也确实看到了,关于文化断层,带来的信息链断开的一些现象:

例如:俄罗斯作家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早期作品《狂人日记》(DiaryofaMadman),开创后来心理分析小说的先路,鲁迅受到影响。讽刺挖苦是其主调,也有了后来的《狂人日记》。

“司机开车”这个网络词汇,不是年才在互联网兴起的,早在木心的讲义中已频频提起。要讲快一点的时候,他说:以下开个快车,接着便把重要人物信息提纲式列出来。

还有许多,最近才刚整理完《文学回忆录》的上篇笔记。一边写笔记,一边感叹。学识、见识,品性,真的需要养出来。等下篇整理完了,再分享更多有趣的内容。

木心年轻时的照片眼中透露出的见解与自信还有一种自由的睿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