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为什么觉得文言文不堪入目教

北京酒渣鼻治疗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北京酒渣鼻治疗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35.html
教材编写未能很好地考虑学情(持续更新中)1、教学任务重,课时少全国大部分省份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从编者的主观意图上来讲肯定是好的。这套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部分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五个模块编为五册,每个模块编为一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编者的意图固然是好,更多地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但现在的问题是,新教材经过一年的使用后,我们发现教得比较吃力,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因为课时不足而课业负担沉重。现行的全套五册必修教科书共有80课,涉及98篇作品。这五册教科书规定我们要在两个半学期内完成。而高一每学期每个教学班的周教学时数为4课时,除去双休日、考试、社会实践等时间,真正用于新教材教学的时间不到16周。眼下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我们必须承认应试教育的客观存在。教学必须面对考试,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们如何既保证教学进度又保证落实知识点使学生能很好地应对考试,这对我们教师而言,的确是非常为难。2、教材编排中的不足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教材编排与上一套教科书一样,编选的课文与初中语文教科书有重合现象。上套教科书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学段已经出现过。本套教科书也不例外,编选在必修4中的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学生在初中早已学过。虽然像这样的问题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直接跳过,但这说明教材的编选还是不够严密。建议编者们在今后选编课文时能将初高教材综合考虑,以免再次出现课文重合现象。二是本套教材的编排依然没有完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点在文言文的编选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教育学相关理论告诉我们,课程是直接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因此课程除要符合社会发展既科技发展的水平外,还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加工及呈现方式,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都要符合学生的水平。但遗憾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在文言文的编排上,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没能很好地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人生阅历过浅等实际问题。必修2中就出现了艰深难懂的《离骚》,必修5中选入了《庄子》的《逍遥游》、王勃的《滕王阁序》等文章。前者阐发老庄的处世哲学,过于艰深,以学生的人生阅历根本不可能领会其中的深意,教学时我们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后者用词典雅,铺陈渲染,几乎句句用典,这对于高中生而言,显然超出了“浅易文言文”的范围。3、初高中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别的学科我不很清楚,但就语文学科而言,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初中已经淡化了语法教学,因此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基本不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高中文言文却又必须使用语法知识,更现实的是考试也必定要考语法知识。比如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学生连什么是宾语、定语、状语都弄不清楚,有的甚至连主、谓、宾都不知道,对“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特殊句式根本就不知所以,弄得我们哭笑不得。前一学段本应为后一学段打好基础,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本应是贯通一气的,本该是初中就学习的知识,却要到高中来占用时间补习,这就为我们本不充足的语文课时设置了又一大难题。不教,教学活动无法实施;教,作为高中教师还要替初中学段补习(不是补差,而是根本没有教)知识点。这就如同家长还要教小学生走路一般,心里的确有些不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