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读好书,说的没错,但是什么是好书?人们总在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呢?暂且不说外国的书籍,就只谈我们中国的书籍。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有年,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书籍可以说浩如烟海。在这不计其数、让人眼花缭乱的书籍中,我们选取哪些书籍去阅读呢?首先,这个真的是一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很难一概而论。首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志向爱好,他的取舍标准是不一样的。其次,就算是同一阶层的人,由于他目前的需要不一样,阅读的书籍也可能是千差万别,不能强求一致。第三,就算是同一阶层,有着同样的需求,因为每个人的品味不一样,他对文字及背后的情感的敏感度不一样,他的偏好也是不同的。就有人爱酸,有人爱苦,还有人爱辣,当然更有人爱甜。那么,是不是就没有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呢?当然不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想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想扩大自己的见闻,广博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高尚自己的情操,那么以下一些书籍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去涉猎。如果有能力、有兴趣,认真钻研、系统阅读,当然是更好了。个人认为,以下十本书是必读的经典名著。《诗经》《易经》《左传》《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史记》《汉书》《三国志》。为什么是这些书籍呢?因为这些都是经典之作。读书,读什么书籍?其实毫无疑问的,那肯定是读经典。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之作呢?首先,经典之作是岁月的积淀。汉字在世界上算是古老的文字,但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她其实还算是一个新生儿。我们人类很长时间生活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但是没有文字,不代表没有文化,没有智慧,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文明。我们知道,远古文明是靠口耳相传,代代传承的。这些代代相传的东西,一定是最为珍贵的、最为重要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人们担心这种文明的失传,编成歌谣,编成故事来不断流传,所以对文字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有了文字,因为记录的艰难,比如记录在竹片上,记录在兽甲上,记录在石头上,纪录在青铜器上。过程的艰难,也决定了要记录东西,一定是最精华的,最必要的,最珍贵的。因此越是远古的记载,越精要,含金量越高,容载量越大,性价比越高。这种情形,我们现在很多搞自媒体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许多人到处粘粘贴贴,修修补补,根本不用自己动什么脑筋,就完成一篇大作,这种现象随处可见。人们对文字也就没有那样的敬畏心、珍惜心,也就不太考虑文章的含金量、思想的广度与深度有多大。而古代记录的东西却担负着关系种族、国家生存发展的使命,承载着人们平安幸福生活的信息,凝结着先哲探索世界、思考未来的智慧。文字非同儿戏,记录关乎存亡。《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发明都惊天动地,何况是借文字来记录文明呢?其次,经典是历代优秀人才集体打磨的结晶。我们的古代典籍,很多作品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如《诗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有首,作者很多是不可考的,来自于各个阶层,各种身份地位,各种文化层次,涵盖面非常广。就算是一首诗,我们推测,也不是一个人一时所为,也是这个地区,许多传唱者不断修改、润色、完善的结果。再比如《易经》,传说是来自于伏羲式的先天八卦,后经周文王演绎后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孔子再加以阐释发挥,形成现在的模样。就连《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也不是一人所为,也是圣人贤士及他们的弟子或再传弟子,集体创作的结果。在不断打磨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为这部经典增加了学识,增益了智慧,增添了光彩。历朝历代,战乱频仍,这些书籍,能穿越无数道火线,流传到现在,让我们能一睹真容,我们真的应该感到非常的庆幸。这些集众多高人贤士智慧与文采于一身的经典之作,难道不更值得我们去一读吗?再次,经典是人类历史大浪淘沙精选的结果。历史是一个泥沙俱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在这个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过程中,泥沙被冲刷,而真金越加光彩耀眼。每个朝代都不乏出色的创作者,更不缺乏出色的鉴赏家。经过几千年的岁月,仍然能被人们牢牢铭记、时刻不忘的作品,一定是经典之作。这些被岁月淘洗而越发被人们所珍爱的作品,其内容、思想、张力,是众多的昙花一现、倏忽而过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文章的内容超过了文采,就显得有点儿过于质朴。而文章的文采超过了文章的内容就显得过于浮华。文章的文采和内容应该相互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得益彰,才是佳品。我们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都可以说是文质彬彬之作。如《史记》,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史记》是记史类著作的最杰出的作品,没有人能出其右。它的文采又是一流的,仿佛是屈原所创作的《离骚》一样那么精美。我们历代的史学家都以《史记》为模板、典范,而去创作各个朝代的史书。所以把《史记》读通了,各个朝代的史书,你读起来也就不会那么困难。读书,读什么书?这也许是千古难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仅就个人的一点体会与认知,与大家共同探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