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语文教育要留个“心眼”
张微
汤勇老师的著作《教育的第三只眼》指导我们要修炼出教育的“第三只眼”——教育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样才能看到真实的教育、纯粹的教育。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在教育上比其他学科要多留个“心眼”。
语文课是实施德育的有利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课文中的抒情、描写、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语言以及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有古典诗词鉴赏等,无一不是德育的好教材。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品味,体会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过程,这些内容是渗透在每一篇课文中的。语文课的“心眼”就是它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自身优势——利用课堂进行德育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升旗仪式、烈士陵园扫墓、名胜古迹游览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语文课没有翔实的历史资料,它有的只是一篇篇的文章。所以,语文学科必须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章是优美的游记散文,这样的文章最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一文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了无数的浪花。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游历祖国山水的渴望。在课文的分析鉴赏中,始终把唤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作为主线,那泰山的雄浑与博大,无不令人赞叹、神往。但要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又不能千篇一律,要具体课文具体分析。如《离骚》一课,就可把情境设在屈原的爱国思想上,让学生在体会人物的高尚情操的同时,了解爱国的内涵,从而达到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教育目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成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呢?那就是不断深入挖掘、拓展延伸。在挖掘教材的同时,注意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主观思考。例如,学习苏轼的作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词人苏轼一生遭遇数次贬谪,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他的作品却极少流露出悲抑与伤怀。面对风雨,他疾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竹杖芒鞋”还“轻胜马”呢?如果自己处于苏轼的困境,又该如何自处呢?可以结合自身遭遇挫折时的心态谈谈感想。通过这种挖掘,希望学生可以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与博大襟怀。又如课文《诗经·卫风·氓》写了一个美丽善良、勤劳质朴的女子被丈夫始乱终弃的故事。我们在引导学生找出女子婚姻失败是由于“士贰其行”的同时,还要适当启发学生是否女子自身也存在过错,从而得出结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进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从课文的分析中引出一些这样的讨论题,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生的价值。
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是我们可以采用形象、直观并且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教育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习一篇课文,鉴赏一首小诗、阅读一篇人物传记甚至课下同学们之间发生的趣事,都可以成为德育的阵地。因此,我们完全有可能随时随地“见缝插针”,进行品德教育,给予人生启迪。例如,近期的高三周考文言文考查的是钱公辅《范文正公义田记》,记叙了范仲淹置办千亩义田、养济群族及贤良一事。通过考题讲解,我也适当引导学生探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对族人和贤才倾囊相助,自己死后却“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有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这样值得吗?如果你是范仲淹的后人,你对他有怨言吗?相信这些讨论一定会直击学生心弦,让他们明白不能只满足于自身需求,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应该努力成为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志士。
这学期我任课的班级是高三毕业班。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学生们普遍紧张、焦虑。因此,适时的心理疏导也是有必要的。近期作业练习里考查了对袁枚小诗《苔》的赏析。“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赞颂了苔藓虽如米粒小、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却有着强烈的生命意向和蓬勃的生命力,它并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如意而丧失生长的勇气。我便利用这首小诗勉励同学们不要自怜自弃,不要辜负青春年华,哪怕此刻再不起眼,未来也仍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以载道。”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学接触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最多,叙述古往今来英雄人物、仁人志士伟大事迹最多,展现他们的崇高精神也最集中。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教学时做一个有心人,多留一个“心眼”,讲好仁人故事,关照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发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