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第一届新风雅“诗词·文字·经典”系列活动讲座第三讲《关于伟大诗歌与我们的关系——试读〈离骚〉》在明德楼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蔡丹君副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辛晓娟副教授主持,并同时在B站进行直播,线上观看共计七千余人次。
主讲人:蔡丹君
讲座开始,蔡丹君老师指出,文学经典与我们的关联是精神与生命意义的关联,文学作品就是生命经验,文学的力量在于滋润人的灵魂。作为一篇“自陈”性质的鸿篇巨制,《离骚》由诗人的经历和心态写起,又不局限于个人遭遇,在思考自我与世界和时代的关联中写出了跨时代的意义。
蔡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认为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是一篇小《离骚》,具有模拟《离骚》的痕迹。这与海子的诗学追求非常有关系。因此,可以将这首当代诗与《离骚》对照,突破“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解读传统,借用当代诗人的视角重新阅读文学经典,“以诗解诗”。
首先,蔡老师分析了屈原和《离骚》在两汉获得不同评价的原因。《离骚》在西汉的地位很高,甚至被称作为《离骚经》。武帝时形成“奏赋为郎”制度,擅长《楚辞》者有可能成为郎官。司马迁因为自己的不幸经历与伟大志向,对屈原怀抱崇敬与理解,称《离骚》可“与日月争光”。然而,当“奏赋”不再作为仕进的渠道,随着东汉以来文学流行的理性思考和写实倾向,班固眼中的屈原便成为了“露才扬己”的“狂狷之士”,《楚辞》中的神话传说等也被批评是经义不载的“虚无之语”。
不同的时代孕育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蔡老师对《离骚》进一步解读。
蔡老师先讲到《离骚》中层层叠叠、循环往复的痛苦,包括了为世不容之苦、人生有限之苦、生不逢时之苦、众叛亲离之苦、独行黑夜的茫然之苦。屈原总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痛苦,对修辞的考虑则居于其后。蔡老师用海子的话来解释:“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继而,蔡老师讲解了《离骚》中真诚的歌颂与深挚的眷恋。《离骚》中使用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和楚地植物的意象,无论它们是否被作为一种修辞,其实都能反映屈原对祖国深沉的眷恋。蔡老师指出,语言就代表了一种思考的形式。《离骚》更突出的是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胸怀,除了自己的痛苦和国家的命运,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