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姓屈与《离骚》也不“骚”
《史记》中记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翻译就是屈原的名字叫做“平”,和楚王是同姓的。楚王姓什么?姓芈,这个字是个古字发音应该是mie跟羊叫的声音很像,传说现在还有这个姓。
在春秋战国时代姓、氏、名还是分开的,屈是他的氏。屈氏是芈姓的三个大氏之一。
芈月与屈原
前几年有一部叫做《芈月传》的电视剧风靡一时,芈月的爸爸是楚威王,楚威王名字叫熊商,芈月就应该是芈姓熊氏。为什么芈月不叫做熊月?这就是男女之别,女人以姓为重,男人以氏为重。
那么屈原准确的说应该是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
《离骚》与“风骚”
中国有两部文学巅峰分别是北方的《诗经》,《诗经》里又分:风、雅、颂,其中的“风”和南方的《离骚》在文学地位上旗鼓相当,不分伯仲,这两部作品实在太美,写的太好,所以后世文人都以“风骚”自居。
根据记载,屈原一开始跟楚王的关系很好,后来因为自己的性格过于刚正不阿遭受排挤被放逐,于是写下了《离骚》,《离骚》的”离”其实很好解释,也就是离开的意思;“骚”就比较复杂一些有一说是牢骚;一说是哀伤;司马迁则认为是愁苦的意思,从古至今各家解释很多,没有一个能够信服其他人的合理诠释。
《离骚》是属于《楚辞》中的一篇
《楚辞》是南方文学的代表,也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总共65篇,屈原的作品有25篇。《楚辞》的作品无论是目录,还是文字都有着独特的唯美气息。比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等等。
《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云中君》是楚辞除了《离骚》之外的又一代表作,在楚人神话中云神叫做屏翳,云中君说的就是屏翳,除了言辞华丽之外,生动地描绘出了百姓通过巫师向云中君表达期盼、礼敬、思念之情。
屈原的经历
屈原的经历在司马迁的笔下也充满了唯美的气息,司马迁是带着非常浓烈的个人情感去写屈原的,这可能就是感同身受的功效吧。司马迁对《离骚》的评价也非常高,说他兼备了诗经当中《国风》和《小雅》的所有优点,文字章句之中更是能体现他的光辉万丈。
根据记载屈原被楚怀王冷落后,秦国不但囚禁了怀王,还三番两次的让楚国吃尽了苦头,最后怀王郁郁寡欢死在了秦国。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比怀王更加放荡,让屈原痛心疾首,最终他披头撒发,在汨罗江边一边吟诗,一边流泪,慢慢地沉入了汨罗江。
这就是屈原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这是一句不常见的话,看到各种字也很难读。这就是楚辞的风格,一眼看上去吓一跳,真的读懂了非常美。这是屈原正要迈入汨罗江时,一位渔夫认出了他问道:“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南怀瑾大师的,怀瑾就出自这里,意思就是“为什么你谨守着美好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屈原答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渔夫听了这话之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边走还边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就是这水如果清澈我就用他来洗头,如果这水浑浊我就用他来洗脚,让屈原要随大流。
但是屈原是属于那种精神上有严重洁癖的人,做人也比较偏执,直接入河死了。我们来反观现在这个社会,最缺乏的是什么?有位名人说过,压死好人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坏人或者酷政,而是其他好人的集体沉默。
屈原不愿意沉默,也无法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和目标,更没有办法改变当时楚国糜烂的风气,他只有选择死!“死”是屈原对生命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