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终极解码器之九连环突破性的叙事结构

写了红楼梦三大解码器之,它定义的是《红楼梦》的根本性质:一部包裹着小说外皮的史书。此处复习、也是预习一下(因为他也是本文的前提):

不独脂砚斋留下了警示: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另一个著名的戚蓼生序则是直接把《红楼梦》与《春秋》《史记》相提:

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还将作者与左丘明、司马迁并论:

噫!异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乎?

小小注明一下:左丘明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传》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记述了春秋时期以鲁国为主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有关言论,甚至天道、鬼神、占卜、占梦之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丘明晚年因眼疾失明,故称。

司马迁则是《史记》的作者,他因为得罪汉武帝,被施了,所以称。

值得注意的是——左丘明的《左传》是在眼瞎前完成的,而《史记》则是在司马迁被后完成的。

而戚蓼生却要强调出这两个字,或有可能是对《红楼梦》作者的创作境况的一种提醒:即《红楼梦》也是作者在非同寻常的境况下完成(但不是在生理上被摧残)。

《左传》被后人评为: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另一面,《史记》的文笔也被鲁迅尊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两者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虽为史书,但是都具有极强的文学性。

《红楼梦》和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它原本就是一部小说,他文字表面描叙的一切都是凭空捏造的,想要记录史实,作者就只能够非常隐晦地把史事的线索以暗语的黑话的方式,埋设在虚构的故事表面之下中,让后人能够将之与可以被记录的正史去互相对应比较,从而将被隐藏的故事也清理出来。既要保证自己能够完美隐藏,又要保证能够让人完美破解,那么其暗语的编码方法和用来安插这些暗语密码的叙事架构的设计要求,就会更高了。

《红楼梦》的文笔有多好,很多人都喜欢解读这个,所以我就不再多说了,今天就只说说它高超的叙事技巧。

很显然,作者自己也是十分满意,所以脂砚斋多次作出对作品文笔、布局的不绝称赞:

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

这段是讲整体架构的,同时也有讲了整体架构之后又讲了比较细分的编码方法的: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

这一节长篇大论,出现了一共十种,其中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都快被人引用烂了。

但到底什么是?通常就是把他解读称而已,比如大部分人都认为第五章的谶语,都应该在全书最后几十回里全部。

这算什么高超的写作技巧吗?太小儿科,太刻板了吧?所以你看,作者根本就没有这么干:十二金钗没有几个人的最后结局是按照谶语所说的来写的。

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了,因为他根本就是啊。

所以这一堆云山雾罩的名词,需要逐个去分析吗?也许,只是反侦察的障眼法罢了吧,就像电视里高智商的罪犯会故意给警察留下线索一样,他是为了自首吗?不,他其实只是在向警察挑衅:

来抓我呀!

通俗狗血的表达一下作者这么做的原因:那就是不得不藏起来的心事,总还是希望能有人看懂的,但,必须是能通过他层层考验的人。他特意安排了脂砚斋教大家,就是

反正我真是不乐意去分析这些秘法(也许,以后有灵感再说吧)。

我要说的是,这个几乎没有人专门说过、读书不细心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的、但在红楼梦中,曾确实出现过的这么一样道具。

《红楼梦》中描写的道具非常之多,单和叙事情节有要紧关系的,就不下几十种。

随便一数就有通灵宝玉、风月宝鉴、宝钗金锁、金麒麟、冷香丸、十二宫花、大观园行乐图、雀金裘、凫靥裘、扇子、鹡鸰手串、金丝蓑衣雨笠、慧纹璎珞、绿玉斗、□瓟斝、杏犀□、九龙玉佩、鸳鸯剑、累金凤、帕子,虾须镯、蜡油冻佛手等明显有寓意的(又能开一专栏了!),其他比较隐晦的应该还有一些,而就是其中特别隐晦、却又特别重要的一个。

我们来看出现的章节。

它出现在全书第七回:写周瑞家的给贾府里各位小姐派送宫里的宫花,最后来送黛玉的两支时:

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呢。

对,九连环在红楼梦全书中,就只有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

可是,它是出现在林黛玉的手中。

同时也是出现在十二朵宫花之后,而十二朵宫花,按脂砚斋前言甲戌侧批: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

这样一看,送宫花一路,文字上串起来宝钗,元春,香菱,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巧姐、可卿,到黛玉只有当时不在贾府的妙玉和湘云漏网。一共十位正钗亮相,而九连环此时亮相,正是拿在了林黛玉手中。现在把手执的黛玉摘出来,一共九位正钗,恰好能对应九环。

而林黛玉,在警幻仙姑的册子里,正是和处于这个九连环开端处的薛宝钗(宫花是薛姨妈从宫里带出来的,薛姨妈是因为宝钗选公主侍读进的宫),共用一首谶语。

这正是一个完美的首尾呼应:一个环

它也提示了的真正意义,恐怕不是只是的非典型第一女主角那样简单。在这里,就是贾迎春的!

是潇湘馆的!

是后八十回中的王尔调为牵媒的!

关于迎春的算盘:元宵灯谜,贾府四春的谜语诗暗含全书大布局,迎春谜语算盘有深意

关于潇湘馆的棋局:贾宝玉题诗大观园,字字珠玑里藏着哪些秘密

关于王尔调的大棋:此姓制霸《红楼梦》全书,是作者身份证更是后四十回非续作的铁证

好了说了这么多,到底是什么?以及《红楼梦》里的这个到底又该怎么解?

首先,是一种中国传统益智游戏,是由数量不等的铁环(中文的九是个极限数,代表极其多)巧妙串套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第一次接触它的人,除非你是独特的天才,否则你是解不开的,只有一句卧槽。

但它同时也是具有模式化拆解方式的游戏,只要知道公式,普通人也能分分钟破解九连环十连环甚至十二连环。

也就是说,会解并不能代表你有多聪明,但会设计和写九连环解法公式的人,绝对是超越一般人的超高智商。

对了,我最多只是个会解的人,而红楼梦的作者,是设计的那个人。

最后,来说在《红楼梦》中

是如何被设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