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在这四个方面沉得住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3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他说:“八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持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抛却外界的繁华浮躁,闭关潜心创作,用8年时间精雕细琢,打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

一向不着急的莫言,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至简至深的真理: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晚熟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在这四个方面“沉得住气”

古今往来,但凡能成大事者,皆是能沉得住气之人。

《老子》有言:“气,乃神也;气定,则心定,心定则是圆”。

遇事沉得住气,是适用于每个人的生存智慧。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往往在以下四个方面都能够沉得住气。

一、遇到急事时,沉得住气!

有这么一句话:“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则缓,事缓则圆。”颇有道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遇到事情,特别是一些脱离把控的事情,容易变得急躁,着急上火,反而不利于处理事情,拖慢自己前进的脚步。

凡事不论多么紧急,总有它的解决之道。如果你不能沉住气,快速理清思路,就会失去思辨能力,眼睁睁地让事态愈加不可控。最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因为考虑不周全而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有急事时沉得住气,才能懂得什么叫做随机应变,什么叫做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谨言慎行,什么叫远离是非。

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最能掌控自我情绪,哪怕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依旧能够“沉得住气”,让眼看就无法控制住的场面,回归到波澜不惊。

心理学发现,人在内心平和与宁静的时候,做出的决策才是最高效的,也往往最有智慧。

遇到急事,沉得住气,生命才会给你惊喜!

二、面对诱惑时,沉得住气!

古往今来,没有贪念的人几乎找不到,因为人性的弱点使然,总有一些人既贪心又不知足,得陇望蜀,欲壑难填。现在的社会更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很多人在面对诱惑时很难护住自己的真心。

越是优秀的人、成功的人,放在他们面前的选择会更多,他们手中所握的筹码更多,遇到的诱惑也会更多。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要能够做到置之不理,视而不见,沉得住气,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够看清生活真相的人。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诱惑,其中最沉得住气的,就数沙僧了。每次唐僧被妖怪掳去,猪八戒吵着要分行李,孙悟空抓耳挠腮搬救兵的时候,他总是一副坚定团结的深沉姿态。而每次有妖怪化身的美女跳出来扰人心智,他也从来没有春心荡漾地动摇过,能不理就不理。

面对诱惑,能沉得住气,懂得取舍,不贪不爱,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三、遭遇失意时,沉得住气!

有人在落魄时,会将暂时的境遇当成一辈子的归宿,认为自己以后的日子,就是暗无天日了,也有人不放弃自己,而是将暂时的不如意当成自省的时机,沉得住气。

《绝望的主妇》里说到:

“我们都有绝望的时候,当我们熬过去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到底有多强大!

越是运气不好,越要沉住气,默默振作,静静熬过去,切勿扰攘。”

在困难与挫折面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人之所以会失败,通常不是输给了困难而是输给了自己,很多人面对困难不够冷静,被情绪控制,最终导致失败。

而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越能够在绝境中勇于求生存,他们从来不会被眼前的困难给吓倒,而是认定这不过是前进路途中的一个考验而已。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惨遭宫刑,在囚牢里,司马迁自感耻辱,几次想自杀,但他想到《史记》尚未完稿。于是,司马迁化悲痛为力量,沉住气发奋著书,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在失意时保持冷静,不自暴自弃,不自怨自艾,认认真真总结反思,静静积累,让自己变得优秀,机会才能来找你。

人生路上,不是你战胜了多少对手,才会成为“王者”,而是你战胜了自己,才能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只有在人生落魄处,沉得住气的人,才会有大出息,也才是真正的高人。

四、人生得意时,沉得住气!

老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沉得住气就是在成功与安逸中保持淡然之心,保持警惕与忧患之心,不会被安逸消磨斗志,也不会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范冲淹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沉得住气就是要稳重,要有一颗正确的得失之心。

古今中外,但凡成功之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不计较眼前得失,志存高远。

沉得住气,成功时淡然,保持一颗进取之心,生活才能继续添彩。

人生,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才能发得了力。唯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眼界,拥有更好的人生。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

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太接地气了,没有什么优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风景如画的意境。有的是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而最妙的是他写文的视角。他通过了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与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对莫言的《晚熟的人》和《生死疲劳》这两本书感兴趣,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