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古的文献集是《尚书》,《尚书》中年代最早的一篇是《尧典》,《尧典》开篇是这样一句话:“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敬事节用谓之“钦”,道德纯备谓之“思”,经纬天地谓之“文”,诚信为“允”,不懈于位曰“恭”。翻译成现在语言大致就是:“帝尧端方敬事,清正节俭,道德纯备,明察四方,善理天下,宽容诚信,勤于政务,光辉普照四方。”
廉德、廉能、廉敬、廉节,可谓至廉矣。中华先哲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句话,就是倡导廉政。
尧的儿子丹朱是一个腐败的纨绔子弟。大禹和帝舜、皋陶讨论政务时说:“没有像丹朱那样傲慢的,只知逸乐游荡,昼夜戏谑肆恶无休止,洪水退了还要乘船游玩,在家里聚众淫乱。”
丹朱虽是尧之子,因为贪腐,就不让他继承帝位并予以惩罚,《尚书·皋陶谟》记“用殄厥世”;《竹书纪年》记“复偃塞丹朱”,中华先哲有文字记载的第二篇文章,重点就是反对贪腐。
廉为政本、无教逸欲的思想
中华萌生廉政思想,甚至可上溯至人文初祖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吕氏春秋·去私》记黄帝“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黄帝勤政、爱民、节俭,每日劳心劳力为民服务,有节制地使用物产资源,不曾过一天安逸的日子,近五千年前就为国人树立了廉政的榜样。
《尚书·吕刑》记载尧指示三位官员伯夷、禹、稷要尽心为民服务,又命令士师用刑罚制御百官,教导臣民敬重德行。帝舜时大禹和皋陶讨论为政之道。皋陶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贪图安逸和有私欲,要兢兢业业,日日万机。”尧舜时代开始形成以“为民公仆、正身律己、节俭爱民、贵公去私”为主要内容的廉政理念。
禹子启建立夏朝,变王位的民主推举禅让制为世袭制,到第三代太康时就因腐败乱政失国,后来,因夺取王位的后羿和过浇皆因淫荡无度相继败亡,才得以复国。但传到桀时愈发淫荡无度,耗尽民力剥削人民,以致人民痛恨到要与其一同灭亡。
商君汤率领诸侯灭夏。汤吸取夏桀亡国的教训,总结六大弊政:“政不节与?使民疾与?……宫室荣与?妇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兴与?”即施政不当、滥用民力、宫室奢华、裙带乱政、贿赂公行、谗言昌炽,其中五条都属贪腐。
公元前年,纣继位商王后大肆淫乐贪敛,不顾人民困苦,又被周所灭。先哲总结夏商政权兴亡的经验教训,明确将廉政反腐与国家的兴盛衰亡相联系。《尚书》的《召诰》《君奭》《多方》《无逸》等篇,都记载周公反复论述要以夏商二代为鉴,以正、勤、廉、俭为政之本,统治者如对上天不敬、行为放纵、贪图安逸、弃德任刑、残害无辜,都会受到惩罚以致灭亡。
先秦诸子进一步发展了廉政思想。老子《道德经》讲“罪莫大于贪欲”。《晏子春秋》讲“廉为政本”。《吕氏春秋·贵公》提出:“治天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韩非子·亡征篇》列出四十七种亡国之兆,绝大多数为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贪腐。
更为可贵的,先哲们的廉政思想是与民本思想结合在一起,即廉政是为了民生。《尚书·皋陶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尚书·吕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上天依从人民的意愿,君臣都是在下面为之效劳的。
廉洁为政的文化
上古先哲就倡导廉洁为政,形成反贪腐的文化,创作诗歌、史书、官箴、家训、民谣等众多的惩贪颂廉的文艺作品,开创了中华的廉政文化。
谏鼓诽木、汲取民意。《淮南子·主术训》讲“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尧担心听不到民众的意见,在宫门放置一面大鼓,有人要进谏提意见就敲鼓;舜担心这样人们不便当面指出自己行政的过失,又在当道处树立一根木柱,上有木板,让民众有意见就写在上面。
树“以贪为戒、以与民争利为耻”之风。夏启讨伐有扈氏作《甘誓》、商汤讨伐夏桀作《汤誓》、周武王讨伐商纣作《牧誓》,都以其不修德政、淫荡贪敛为辞,可知上古社会对贪腐的痛恨。有见识的君、卿、大夫为保长久之统治,待下以宽为训,以聚敛为戒,以与民争利为耻。故《大学》讲:“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史书、官箴、家训记恶扬善。史书于贪腐均以恶记,如《左传》文公十八年记:黄帝时的缙云氏有不肖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官箴如《尚书·无逸》记周公诫成王切不可贪图安逸享受:“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所依。”家训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晋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与夏姬之女。叔向的母亲说甚美必有甚恶,用夏桀、商纣、周幽淫荡失国丧身,和后夔娶艳丽“玄妻”生了“实有豕心,贪婪无厌”的伯封、被后羿灭亡的故事劝诫叔向。
文学艺术作品刺贪颂廉。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很多刺贪颂廉的作品。如《大雅·瞻卬》指责周幽王宠幸褒姒、斥逐贤良、乱政害民,还把幽王一伙比作害虫:“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颂廉的作品,典型的有《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歌颂周成王不敢贪图安逸,日夜操劳,勤政为民。《诗·鲁颂·有駜》写鲁僖公与大臣鞠躬尽瘁为公忙(夙夜在公,在公明明)。除了覆盖黄河流域的《诗经》,先秦时期江淮流域也产生了诸多刺贪颂廉的诗歌。如《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可说是自启建夏朝以来,太康、后羿、过浇、夏桀、商汤、商纣、周文、周武等修德而兴、腐败而亡的一部诗史。
路向军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周章龙
编审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