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经典阅读欣赏第一期先秦诗中国诗歌

学语文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离不开对我们中华传统经典文学的积累。今天,我们要来说说中国诗歌的源头。

说起咱自己的诗歌,那历史可是非常长。如果拿唐朝作为诗歌历史的分界点,从唐朝开始往后数,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是不是特别耳熟?不过,要是你从唐朝开始往前数,诗歌就可以分成先秦、两汉、魏晋三个阶段,是不是有点儿陌生了呢?没关系,咱慢慢认识他们!

首先来说说先秦。这个先秦,指的是在我国第一个封建朝代,秦朝之前。秦朝之前是周朝。周朝又分成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所以先秦,你就可以理解为春秋、战国时期。可别小看那段久远的时光,先秦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还有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诗经》是现实主义,什么是现实主义?就是说《诗经》里诗歌的句子大多讲述了老百姓的日常。比如去伐木砍树,十分辛苦,就得唱歌发泄一下,于是就有了《伐檀》,也就是砍伐檀木,这诗名也是够简朴的;还有,青年小伙子要娶新娘,见了新娘子得夸,得往天上夸,这时候就可以唱《硕人》,因为《硕人》就是形容姑娘美若天仙的;再比如,魏国的老百姓有段时间生活特别艰辛,种的粮食全被当官的给抢走了,于是魏国百姓就编了一首《硕鼠》,骂当官的都是大老鼠。

看看,诗经中的作品从方方面面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状况,是不是够现实《诗经》是现实主义,那么《楚辞》是什么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看起来是和《诗经》风格截然相反了!而且,诗经的作者大多是老百姓,楚辞就是一部文人的诗歌集。其中最有名的诗人是那个端午节大家都包粽子祭祀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爱国爱民,满腹才华,可就是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反过来,还被君王流放荒野。屈原心情那是极其郁闷啊!于是他挥笔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一系列作品来抒发内心的愤怒,他这一愤怒不要紧,《离骚》等等作品,就成了古代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第一名!而且屈原真的是很有想象力,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他能想象自己乘着凤凰,拉着车飞到天上去寻找天地;又能变成云朵,去寻找漯河的神女。听起来,好像和李白是同款。像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创作风格,就可以叫浪漫主义。

先秦时期诗歌创作是非常旺盛的,老百姓们唱,文人们还写;那么到了汉朝,情况有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汉朝时期,文人就没有留下太多诗歌,反而民歌的成就极其辉煌。这个时期的民歌统称为“汉乐府”。这个名字来源于汉武帝,当时他特意设置了一个乐府,搜罗各地民歌,拿来整理一番,然后在宫廷中演奏。

听完了我前面的介绍,你应该明白,汉乐府,也是现实主义的,因为都是民歌,描写的都是百姓生活。比如汉朝的北方经常被匈奴骚扰,汉朝就不断派大军抗击,于是就有了《战城南》、《十五从军征》这样描写战争场面的乐府诗。等到不怎么打仗的时候,百姓们安居乐业了,就喜欢唱一些更加日常的民歌,比如反映婚姻嫁娶的《孔雀东南飞》,说的就是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的爱情故事。

现在你知道汉朝以汉乐府为主。接下来的魏晋时期,是不是就全是魏晋乐府了呢?还真不是!魏晋,具体说是魏晋南北朝,主要是指三国鼎立的时期,加上西晋、东晋。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段时期一个字—乱!不停地发生战争,天下乱成一锅粥,所以文人们就写出了大量诗歌来表现战争。比如曹操,这家伙不光是奸雄,还是一名大诗人,他写的《蒿里行》,就反应了战争的残酷。

除了文人们写战争,老百姓们也有话说,民歌中涌现出《木兰辞》这样的作品,一个好好的女孩子被逼着替父从军,说的不就是战争的无情嘛!除了描写战争,这个时期的文人更加有个性,更加不肯和世俗同流合污,最典型的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是官儿也不做了,大城市也不住了,带着家人回到乡下,过着贫苦却快乐的隐居生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都是描写他隐居小日子的。

通过上面一番介绍,希望你对唐朝以前的诗歌有所了解。

首先,我给你介绍了先秦时期,这时候有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还有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屈原的大名多念两遍!然后我介绍了汉朝诗歌,主打的是“汉乐府”,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最后我介绍了复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三国鼎立开始,一直到东晋结束,这段时间战争频繁,所以无论老百姓还是文人,都会写战争的诗歌。除此之外,还出现一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居大诗人,代表嘛,自然就是陶渊明。

怎么样,诗歌的世界,你是不是心向往之呢?下一期啊,就从《诗经》开始,掰开揉碎了,给你好好唠叨唠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