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一部离骚,写满了你我的故事

时间流逝真快,转眼便又要到今年的端午节了。这个与粽子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写满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为世代所传诵。天下华人都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并知道有屈原这个历史人物而心生感佩。一部《离骚》读得使人慷慨激昂,满身热血奔涌,又为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而淆然泪下。屈诗人实在太有才了,一身正气令人敬佩,读人读诗,就如高山仰止的情感。记得年幼时曾与家人去看过一部电影,好像影名就叫《屈原》,那时幼小,根本看不懂。只记得当时看电影的心情很是压抑,虽然理解不了主人翁屈原的爱国抱负,但是纵观整个影片给我的印象就是压抑,看到屈原忧国忧民的心境那种压抑,就如小孩子看到父母俩个吵架打架时的心境,自己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既害怕又难过的那种心境般的压抑。电影最后那个镜头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屈原纵身跳江的那个镜头。如今回想起来,依然还有些抑郁的感觉。再读《离骚》,理解了屈原的报国理想,实在令人敬畏。句句读来皆是血泪,那充满真挚情感的语言,充满激怀澎湃的雄心壮志,令人感觉仿如置身于现场,正听屈原义正慷慨的演讲和决心。诗经能那么美,美到了极致,令今天的我们感觉自己好没文化。古圣先贤的思想不是等闲之辈就能理解悟透得了的。闲来读读,真是能长出不少见识来。尽管端午的钟声还没正式敲响,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吃粽子的热情。每年一进入端午节的月份,大街小巷和超市便早也卖起了粽子。夏天的片片青色就蕴涵在一张张清香的粽叶深处。有叶有粽,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思乡惦记家人的情感,吃粽子就不免想到屈原,一种爱国的情感就是每个华人的一段思乡之情。粽子的做法和包法有多种,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有不同的口味和吃法。但用清香的粽叶包上糯米,配上不同的馅儿,那个香味是共通的。吃的是粽子,追忆的却是一段似水的年华过往。如今日子好了,粽子的吃法更是变着花样,不论何种吃法,有粽吃就是过端午。今天,街坊邻居送来一袋粽子来家,清香的粽子还冒着热气,刚刚出锅便端来了,真是令我感动。吃着香糯的粽子,心生无限感慨。想起离世的亲人,想起爱国的屈原,心中又有些怅然若失。多么希望我离世的亲人还在,与我一起享受这美味的粽子。回顾亲人们的音容笑貌,那些家的温馨画面不时浮现在眼前。珍惜当下吧,为健在的亲人们!再读《离骚》,心生感慨:心似一部《离骚》,写满了我的生平。人生道路有多艰难,愿修洁严于责已。雄鹰不与燕雀同群,自古以来就这般。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字字读来皆是血。屈原已随汩罗江去,我辈缅怀把粽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