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不知魂归何处,一首离骚永留世间,来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意思是:追求理想的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将不懈追求,不遗余力。如今这句诗成为很多人用于自励的千古名句,代表着执着、坚韧的精神品质。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离骚》是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时所作,遭小人排挤美好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心中满怀苦闷和悲愤,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立场和道路,积极向上“上下而求索”,面对挫折百折不挠。这种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坚韧而乐观的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作为楚王族的同姓贵族,屈原对楚文化的把握和表现是准确、深刻的。首先是屈原的爱国忠君思想。爱国忠君思想是华夏民族共有的一种倾向,这种思想与夏殷时代的血缘氏族传统密切相联。氏族首领与氏族在当时人民心中就是一体,而氏族首领又是以血缘为基础产生的,氏族首领也可以被看成氏族成员共有的父亲。儒家的“君臣父子”的观念就是对这种传统的一种理论总结和规范化。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就指出了华夏文化在根源上的一致性。在屈原的思想中,爱国忠君一直是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一种情绪,这为屈原作品的构成奠定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石。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精神除中原文化的影响外,还有楚国自身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民族精神的因素在起作用。

但屈原的这种爱国忠君精神与孔子整理了的、礼制化的政治伦理规范又有很大不同。孔子将君臣、父子的上下尊卑关系绝对化、规范化。爱国即是忠君,忠君即是绝对不可犯上,即绝对不可“暴君之恶”,必须“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而屈原则没有这些绝对化的规范。屈原的爱国观更多的是基于原生性的民族血缘情感,源于在长期民族独立发展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情操。爱国即是忠君在屈原是发自生命本源的,而当君王有恶时,国家、民族的利益就可以被突出出来。“暴君之恶”,怨怒之词就势在必然。可以说,这正是屈原爱国精神的光辉与魅力所在。这些遭后世儒家学者攻击的地方,正是形成屈原精神的根源。

对于屈原来说,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因此,君就是国,国就是君。

秦国灭六国后,楚地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说,而灭亡秦朝的俩重要人物项羽、刘邦都是楚人,而汉朝建立后宫廷盛行的也是楚歌楚舞。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湖北听到“不服周”的口头禅,也是这种楚文化文化遗存。

中华文明以其“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了代表南方文化屈原和楚辞,并将屈原的家国情怀继承且发扬光大,形成为延续至今的强烈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