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养”,字面意思是:抚育,供给、饲养动物和培植花草。亦有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
我喜欢养花,最早的时候是喜欢花的“绿”,没有开花的时候,我所供养的是那一小片绿,因为绿色能够缓解我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疲劳,因为俗务,心灵常常被空虚和失落感占据,而我的花却从未对我失望,它只有那小小的一捧土壤,但它所拥有平和宽厚的特质却和拥有一大片土地的大树是一样的,它是我生的守护者,如果有一天,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价值了,那至少有一朵花因为我而活着。
我的花和我,就像小王子和他的狐狸,我们彼此需要,如果我的人生没有绽放过,那我的花一定会替我绽放,带着我的祈愿,仔细地梳理阳光和春风,而被一朵花需要,说明你是这世间多么柔软的存在,你是它无可替代的存在。
你养护它的生命和繁华,它养护你的心灵,在你的花心里,你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仅今人喜花,古人也喜欢花。
例如苏轼的井边就养了菖蒲——井花水养石菖蒲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
李清照门口种了许多海棠,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刘禹锡爱牡丹,但可惜家乡里没有种牡丹,但在赏牡丹的时候却做了记录: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白居易家有一个大花园,种了梅花、樱花、桃花、梨花、榆花,有诗为证: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看看,养花的人多么自信,春风明明是为花而来,但你是花的主人,所以也可以说春风为你而来,花和主人从建立关系那一刻起,命运轨迹好像连在了一起。
宋代的朱翌家里种了素馨花,如下诗:
众香发越充南溟,梅花脑冰水弄沉。
露积旃檀薪降真,薰陆光射琉璃缸。
山川草木一天芬,素质如玉备众馨。
乌髻粤女娇满簪,上官置酒结盖缨。
余波润泽龙涎春,北走万里燕赵秦。
骚人尚尤楚灵均,何为不入离骚经。
清代诗人屈大均家里种了木槿:
受色朱天好,长含灼灼晖。移从君子国,袭作美人衣。
红燥因晴久,香濡恐露晞。朝华多丽赋,亦欲继羊徽。
木槿花有紫色的,白色的,粉色的,其实我有一种更贴近的说法,星星是天上的,而木槿花是地上的,是原野里的星星,特别是站在一大片的木槿花里,远远望去又像紫色的飞蝶,小心翼翼地落在枝头。
养花的时候,会触发我们的自然之性,人由自然而生,内心深处渴望的终究是辽阔的天地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桎梏了我们的精神,没有人在乎你是否养了花、看了书,回忆起了童年或者救了一只小猫,但是花知道,你的一切它都知道。
最后贴一首明代陈继儒美好的养花日常:
风雨霎时晴,荷叶青青,双鬟捧着小红灯,报道绿纱廊底下,蕉月分明。
枕簟嫩凉生,茉莉香清,兰花新吐百余茎,扑得流萤飞去也,团扇多情。
一个月色姣好的夜晚,午后下过的雨已经停了,月亮不计前嫌的明亮,荷塘静谧香缓,月下的荷花粉腻白暂,像小童手里捧的灯盏,一盏一盏铺满荷塘,掉过头来穿过花廊,花廊的尽头有几簇美人蕉在沐浴月光,月光暧昧,可焦叶却秀丽分明极有气节,似不愿被月光俘虏,走过花廊到了卧室,竹篾织的枕子冰凉清透,床前的茉莉花开始吐露幽香,茉莉的幽香尚未退却,兰花新发的嫩芽又招惹了流萤,我拿起团扇轻轻扇动,流萤不乐,闪闪烁烁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