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一般用语短小精练,多喜欢从中国典籍中取材。很多的学校都是直接引用,因此难免会造成雷同。而有些学校则喜欢提炼,并贴合自己的学校特色,来确定校训。
本文给大家说几个首都北京的高等院校,看看她们与众不同的“校训”。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校训出自传统古籍之中。“厚积薄发”出自苏轼的《稼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开物成务”则出自《周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宏德博学,化育天工”——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的校训,将“化工”二字融入校训之中。这校训也是从古籍中取材演化而来。
陆机在《吊魏武帝文》中说“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晖。”《论语·雍也》中有言“君子博学于文”。《管子·心术》里讲“化育万物谓之德”。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这个校训,确立于年,建校一百周年之际。“解民生之多艰”改自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很好地体现了自己的学校特色,同时也将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暗含其中。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北京中医药大学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医学院校校训。“勤求博采”,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厚德“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厚德载物“。”厚德济生“,是一个从医者应该预备的医德操守。
“学为人师,行为师范”——北京师范大学
这个校训可以说是师范类院校最经典的校训了。而且由著名书法家、北京师大校友启功先生题写。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现在的校训,确定于年,由中石先生题写。紧密贴合学校特色,将“理工”二字融入其中。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的校训,取自刘禹锡的《问大钧赋》——“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里面包含的是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的十六字校训,确立于年。这十六个字贴合学院的属性,同时又谨守传统文化理念,重视“术业”与“德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