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渔父不算是楚辞体的诗歌,只是对屈子言行进行记录的古文。篇幅不长却非常经典。为我们留下了屈子行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皆醉我独醒、莞尔而笑、泛沧浪等各种常用词汇和语码。以如此短小的篇幅,留下如此之多的文化痕迹,足可称得上光耀千古。《渔父》与《卜居》可看作是姊妹篇,《卜居》偏重于对政治黑暗的揭露,《渔父》则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两篇都是以问答的方式表现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有趣的是这篇文章虽然主旨是以表达屈子不肯同流合污的高贵情怀,却意外地使渔父这个形象格外富于魅力,以至于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诗人,把渔父当作隐居的智者,林泉中的隐士,写出渔父诗、渔歌子等各种诗词。渔父的形象甚至远跨出文学之外,成为中国画里格外潇洒风流的题材,驾一叶扁舟,出没在各种山水溪壑之间,成为自由与旷达的象征。更不必说琴曲中有《渔歌》、《渔樵问答》、《泛沧浪》、这样的名曲,直将寄心江湖的乐趣化作浑茫缥缈的琴音。这一切,我们都可以逆流而上,在时光的河流中溯回这个屈子行吟江畔的重要瞬间,在这里找到诗歌与美的精神源头。对话体是一种非常有趣而有力的表达思想的语体。对话意味着思想的交锋、观念的碰撞,在相反的对比、相近的分辨、相对的诘问中,让读者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西赛罗的《论共和国、论法律》都是其中的代表。而这篇《渔父》,虽然仅有四节,百几个字,却也精巧而生动地使用了对话体的技巧来反映作者的思想。进一步说,我们仔细地推敲,会发现这个对话中体现出来的两种思想,并不是简单的美与丑、正与邪的二元对立冲突。而是智与德、隐与忠的选择。渔父所代表的,并非同流合污或者助纣为虐,而是和光同尘的圆融、明哲保身的沉默。而屈子,也没有驳斥渔父的见解,而是用圣徒般的宗教精神,在渔父的见解和自己的理想之间选择了殉道。而渔父,也并没有说服屈子,却在飘然而去之际,留下一首意味深长的歌谣。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都在千年之中长久地被人怀想与追随,纪念和向往,成为后世出世与入世、江湖与庙堂之间两种不同选择、不同价值观的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