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指挥棒,我们三十多年来就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的,研究命题成了中学语文老师的绝活秘术。既然如此,高考命题则完全可以发挥这一引导性作用,通过命题来引导教学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下面是我们期初考试的文言诗文阅读的命题,稍作了一些尝试。三、文言诗文阅读(3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材料2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材料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材料4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文天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14.有关以上三段文字的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材料1至材料2三段文字的写作时间先后顺序是材料1、材料2、材料3。B.《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小雅》中有部分是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它们都属于现实主义作品。C.张溥教授学业异常严谨,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先抄下来诵读,之后烧掉,再抄再读,反复达七遍之多,因此,他的书斋叫“七录斋”。D.“称物芳”是指《离骚》中多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比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表达了屈原高洁的品性和浪漫的气质。15.下列对以上各文段的评述不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材料1里分别阐释了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并从“离骚”的内涵、写作特征、思想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给以高度评价,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屈原之品格。B.作者在材料2中反复阐述自己不死的原因,有一个版本的教材把这一段给删掉了,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一段实际上是对前文作者之所以历九死而求一生原因的提炼升华。C.材料3用五人之死与高官显贵抵罪后的种种丑行进行对比,意在表达五人之死,不使自己象奴隶一样被人驱使,从而脱离了低级平庸的人生状态。D.从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不论是列传、序言,还是碑记,它们虽然主体是叙事,但在叙事中加以精练的议论,真挚的抒情,可以提升文章的思想水平和可读性!16.屈原投江、五人赴死而宋瑞历经十八难求一生,请结合以上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选择生还是选择死的理由:(8分)屈原投江是因为:五人赴死是因为:宋瑞求生是因为:17.请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8.材料4中,文本祥最敬佩的两个人是和。词的下阕所使用手法与材料很相似,因为他们都使用了。(4分)19.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全国下半旗为抗疫牺牲的烈士们致哀,请您结合化用以上四则材料的相关语句,写一副挽联,表达对烈士们的悼念。(4分)上联:下联:以上命题,目的有三:一、文本综合打破文本间隔,通过一定的语意关联,把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串联起来,形成围绕一个话题中心的材料组合。组合在一起的目的是,在阅读的同时,给学生也打开专题思维的路径,既是阅读,也是思维训练。二、古今通融文言文阅读往往只停留在文言知识的考查层面,它的“文、质”往往被忽略。其实,文言文语段阅读,更重要的是如何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让学生学的是文言文,但也可以在他当下的生活中恰当地呈现出来。本命题通过19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文言语段语意、表达的理解把握,又考查了组合化用语言材料的能力,并把这些能力用当下的抗疫的话题承载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知识掌握向能力提升发展,让读与写悄然无迹地融合。三、突破模式高考诗歌鉴赏被应试者总结出了许多套路,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效果,考生几乎读不通诗,也能蒙上一点。本命题就是要避开这样的套路,考查最基本的阅读能力。18题,看似简单,考下来,许多同学答错。其实,题目写得清清楚楚“张许二公庙”,这里考查考生的阅读习惯;到原文中去看,“骂贼张巡,爱君许远”,有明显指示;只不过这个指示稍有点难度,就是秘须读懂它的倒装句式,张巡骂贼,许远爱君。简单的两个空,实际上确能较为准确地考查考生基本的阅读素养。在下阕有“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的句子,能把它读明白,知道这是一个假设,与他们不卖国的行为作对比,这与材料3的对比手法如出一辙,如果能判断清楚这个,说明考生也基本读懂了词的内涵。这样不为手法而考手法,而是基于真正的理解。四、写中考读写一副挽联,目的是考对仗及吸纳、转化材料的能力。这里的要求比较高,一是,对仗,看似简单,实际上高一学生在这方面非常薄弱,考过后,情况也是如此。这个考题实质是对阅读《红楼梦》的知识性考查,《红楼梦》里那么多的对联,每回的标题都是对联,但是考生几乎全军覆没,没有几个能写规范工整的对联来的。这说明,他们阅读文本,根本没把文本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第二个层面的化用材料能力就更差了。他们读不清楚文本的语义层次,无法提炼一些语句的表达内涵与特征,当然,也无法转化成自己笔下的文字。这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达到的,它要求考生对文字具有识别、理解、融合、塑造的能力。平时,靠机械记忆学习的人,面对这样的题目会束手无策。总之,目的是把语文学习引向真正的读、写活动中来,远离套路与模式。以上仅仅是试验,还请各位方家指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