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826/9364899.html对屈原被移除出历史教科书,我反对。一、移除的理由是什么?据我从网上获取的信息,屈原是从初中历史课本,包括年的部编本教材、年的统编本教材中被删除的。与屈原一同消失的,还有汉朝与匈奴的合战,只字不提;以及一些其他的历史人物等。教育部方面,我们都没有看到正式的回复。但追究其背后的理由并不难。我们不提汉匈合战是否违反了某些政治正确,也不说过多的不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退出是否能够减负,我们只说屈原。主要的理由就是:屈原这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屈原的事迹,在历史上有争议。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个理由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一是屈原的史料的确并不是完全可靠的;二是有一些学者,从近代以来就对屈原提出过疑问;三是屈原更适合作为文学史上的人物,而不是更宏大的历史的重要人物。在学术探讨的范围里,我认为这些质疑、反对的意见,都应该被允许。毕竟,历史教科书不是学术研究著作,要极尽可能的准确客观。因此,这构成了屈原被移除出历史课本的主要理由。二、但我为什么坚决反对移除屈原?我们先看看旧课本是怎么介绍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位世界文化名人。”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段话并没有过多谈论屈原的政治行为,他生活的年代也并没有言之凿凿,只是笼统的说是战国末期楚国人。说实话,除了最后一句“世界文化名人”是上个世纪冷战背景的产物,其他的描述,只是在讲他对诗歌的贡献。旧版的教科书既没有提到屈原和楚怀王,也没有提到端午节等民间传说,已经很严谨了,很难说因为屈原这个人物存疑,所以就不能进入课本。为什么呢?理由有三:第一,屈原这个人物即使存疑,但自从西汉以来就被认知为重要的先贤,无数次出现在文学作品、政治理念、民俗活动中,这些后来关于屈原的事迹都是货真价实的历史。这就好比说,黄帝这个人也是存疑的,但我们不能说古人关于“黄帝”的观念、思想也是假的。谁也没有见过恐龙长什么样,可我们根据恐龙骨骼化石猜测的恐龙的外形,不也画在生物地理课本里吗?第二,屈原在文学史上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没错,屈原是不是写了离骚?是不是楚辞的开荒者?这些在学术上的确有争议。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诗骚”两大传统是客观存在的,大量传世的楚辞作品,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研究古代文学的人,绝不可能绕过诗骚,特别是楚辞的存在。我们不能因为屈原仅仅是存在“争议”,就从历史中将其移除,这样的话,文学史还怎么讲?换言之,西方文学里,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也存有争议,到底有没有这个人?荷马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现在也有很多说法。可是,西方的历史就不会将荷马删除。有争议,可以辩论;直接把人物都删掉了,还辩论个毛?第三,屈原作为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的共同记忆,删除也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谁不知道屈原?谁不从屈原的爱国热情,和对真理的追求,个人自由的表达中汲取过力量?抗战时期,一个《屈原》的话剧就能引起全国人民的抗敌热情,这难道不是真实的历史吗?总之,对一些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教科书中的处理,一定要慎重。教科书当然要客观要真实,但客观真实并不等同于确证无误的存在。有争议,完全可以在课本里写出来嘛。就比如屈原,完全可以不必移除,在文中做个注释,或是加上一句话:“屈原作为历史人物,其事迹还存在争议;但作为文学和民俗上的人物,已经成为楚辞和端午节等的象征”。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何必一定要删之而后快呢?教科书的重要性,我不必多说,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可能就看到教科书,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深造,去学习,去搞学术的。你们今天删除了屈原,再过几十年,其真正的恶果才会显现。勿谓言之不预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