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离骚 >> 离骚推荐 >> 文言文屈原列传

文言文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谈锋。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饬令;出则接遇来宾,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医师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底稿不决。上官医师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觉得‘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推绝也,故发愁幽思而做《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累倦极,未始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始不呼父母也。屈公道路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世之,堪称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做《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堪称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德性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推绝。自疏濯淖污泥当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灰尘以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厥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发兵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来岁,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肯得地,愿得张仪而舒服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狡赖于怀王之爱妾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厥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成信,不如毋行。”怀王稚童子兰劝王行:“怎样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厥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学生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胸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屡次之,一篇当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怎样,故不成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医师、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能够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盛怒。卒使上官医师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刊行吟泽畔,颜色干瘦,描述干涸。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医师欤?为何所致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大众皆醉而我独醒,因而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停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大众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为何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做《怀沙》之赋。因而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今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镇静谈锋,终莫敢直谏。厥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始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推绝,而自令假若!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当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大,回忆力很强,理解责罚国度的事理,熟练寒暄应对谈锋。对内与怀王筹划探讨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招呼来宾,酬酢诸侯。怀王很信托他。

上官医师和他同执政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内心吃醋屈原的才略。怀王让屈原制定司法,屈原草拟尚不决稿,上官医师见了就想强行变更它(想要功),屈原不赞助,他就在怀王眼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定司法,大众没有不领会的,每一项司法发出,屈原就夸奖本身的功绩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活力,就生疏了屈原。

屈原悲伤胸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长短,小人混淆诟谇,使怀王看不明了,残暴的小人妨碍国度,端正正经的正人则不为朝廷所容,以是发愁沉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即是受到发愁的事理。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底子。人处于逆境就会追忆根源,以是到了极端劳累疲乏的时辰,没有不叫天的;碰到病痛或忧愁的时辰,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举动正经,竭尽本身的虔诚和灵巧来扶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诽谤他,能够说到了逆境了。竭诚却被狐疑,淳厚却被诋毁,能够没有痛恨吗?屈原之以是写《离骚》,其缘故或许是从愤懑引发的。《国风》固然多写男女恋情,但不太过而不当。《小雅》固然多嘲笑指谪,但并不传扬做乱。像《离骚》,能够说是兼有两者的特色了。它对太古回溯到帝喾,晚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讥刺那时的政治。分析德性的浩大高贵,国度治乱兴亡的事理,无不全部展现出来。他的文笔繁复,词意精微,他的志趣刚正,举动廉明。就其文字描摹来看,不过平常事物,但它的意旨是极大的(由于关连到国度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白的事理却极度深切。由于志趣刚正,以是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芳香的,由于举动廉明,以是到死也不为奸邪实力所容。他单身阔别污泥污水当中,像蝉脱壳同样挣脱浊秽,浮游在红尘以外,不受乱世的污辱,坚持鲜明的德行,出污泥而不染。能够判断,屈原的意向,假使和日月争辉,也是能够的。

屈原已被革职。后来秦国谋划攻击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同盟相互和好。秦惠王对此担心。就派张仪假充摆脱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特别愤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假若楚国切实能和齐国断交,秦国舒服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地盘。”楚怀王起了贪婪,信托了张仪,就和齐国断交,而后派使臣到秦国接收地盘。张仪推托说:“我和楚王商定的可是六里,没有据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臣恼怒地离开秦国,归去汇报怀王。怀王发火,大范围出动队伍去伐罪秦国。秦国发兵反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因而牟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鼓动寰宇的军力,深入秦地攻击秦国,交兵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形,攻击楚国连续打到邓地。楚军颤栗,从秦国退却。齐国终归由于怀恨楚国,不来增援,楚国境况极度穷困。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媾和。楚王说:“我不肯获得地盘,只渴望获得张仪就舒服了。”张仪据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御汉中地点,我央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饶的礼物行贿当权的大臣靳尚,经由他在怀王爱妾郑袖眼前假造了一套鬼话。怀王居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生疏,不执政中任事,出访在齐国,归来后,劝谏怀王说:“为甚么不杀张仪?”怀王很悔恨,派人追张仪,曾经来不及了。

后来,列国诸侯联结攻击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军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乞降怀王会晤。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事虎狼同样的国度,不成信托,不如不去。”怀王的赤子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样能够隔绝和秦国的友谊关连!”怀王终归赶赴。一投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因而监禁怀王,强求割让地盘。怀王很恼怒,不听秦国的胁制。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选取。只好又到秦国,末了死在秦国,尸首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登基,录用他的弟学生兰为令尹。楚国人都埋怨子兰,由于他劝怀王入秦而终究未能归来。屈原也为此痛恨子兰,固然放逐在外,仍旧依恋着楚国,内心吊唁着怀王,时刻不忘返回朝廷。他渴望国君总有一天醒觉,世俗总有一天改观。屈原关心君王,想兴盛国度改观楚国的形式,一篇做品中,都屡次展现出来这类主意。但是终归无可怎样,以是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能够看出怀王连续没有憬悟啊。

国君不论拙笨或理智、贤明或愚昧,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本身效劳,采用贤才来扶助本身的。但是国破家亡的事一连产生,而圣明君主责罚好国度的几何世代也没有呈现,这是由于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由于不明了忠臣的职司,以是在内被郑袖所迷惘,在外被张仪所诳骗,生疏屈原而信托上官医师和令尹子兰,队伍被挫败,地盘被减少,落空了六个郡,本身也被监禁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嘲弄。这是不领会人的祸患。《易经》说:“井淘清洁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内心忧伤,由于井水是供人吸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岂非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悉屈原痛恨他,特别恼怒,终归让上官医师在顷襄王眼前说屈原的蜚言。顷襄王发火,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垂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神色干瘦,形骸相貌像枯死的树木同样毫无活力。渔父望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医师吗?为甚么到达这边?”屈原说:“周全宇宙都是浑浊的,惟有我一人洁净;大众都陶醉,惟有我一人醒觉。因而被放逐。”渔父说:“伶俐先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跟着世俗改观。周全宇宙都浑浊,为甚么不随大流况且推涛做浪呢?大众都陶醉,为甚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甚么要气量美玉通常的德行,却使本身被放逐呢?”屈原说:“我据说,刚洗过甚的必要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必要要抖掉衣上的灰尘。谁能让本身洁净的身躯,遭遇外物的混浊呢?宁愿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本身刚正的德行,去遭遇世俗的污垢呢?”因而他写了《怀沙》赋。因而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今后,楚公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兴趣文学,而以善做赋被人赞许。但他们都照样屈原谈锋委宛委宛的一面,连续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今后,楚国一每天减少,几十年后,终归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朝有个贾谊,担当长沙王的太傅。途经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意向不能完成而哀伤。到长沙,经由屈原自沉的地点,未始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指谪屈原假若凭他的才略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度不会包含,却本身取舍了云云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同等对待,觉得被贬和录用是不紧要的,这又使我觉得茫茫然失落甚么了。

(1)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姓,瑕是屈原的前辈。楚国王族的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

(2)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左徒:楚国官名,地位仅次于令尹。

博闻强志:观点广大,回忆力强。志,同“记”

明于治乱:理解国度治乱的事理

娴于谈锋:长于发言。娴,熟练。谈锋,指寒暄方面酬酢寒暄的言语。

(3)上官医师:楚医师。上官,复姓。

(4)宪令:国度的紧要司法。

(5)属(zhǔ主):写稿。

(6)《离骚》:屈原的代表做,自叙一生的长篇抒怀诗。对于诗题,后裔有二说。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即是遭遇忧虑。二是释“离”为辞别,离骚即是离其余发愁。

(7)反本:追忆底子。反,通“返”。惨怛(dá达):忧愁。

(8)盖:表料想性判定,或许。

(9)帝喾(kù库):古代传闻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汤:商代的建国君主。武:指周武王,灭商创立西周王朝。

(10)条贯:层次,事理。“见”同“现”。

(11)指:同“旨”。迩(ěr耳):近。“见”同“现”。

(12)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做比方。

(13)疏:离开。濯淖(zhuónào浊闹):混浊。蝉蜕(tuì退):这边是挣脱的事理。获:玷辱。滋:通“兹”,黑。皭(jiào叫)然:雪白的仪表。泥(niè聂):通“涅”,动词,染黑。滓(zǐ子):污黑。

(14)绌(chù处):通“黜”,废,革职。指屈原被免除左徒的地位。

(15)从(zòng纵):同“纵”。从亲,合纵相亲。那时楚、齐等六国联结抗秦,称为合纵,楚怀王曾为纵长。惠王:秦惠王,公元前年至年在位。

(16)张仪:魏人,意见“连横”,游说六国事奉秦国,为秦惠王所重。详:通“佯”。委:呈献。质:通“贽”,信物。

(17)商、於(wū污):秦地名。商,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於,在今河南内乡东。

(18)丹、淅(xī希):二水名。丹水起源于陕西商州市西北,东南流入河南。淅水,起源于南卢氏县,南流而入丹水。屈匄:(gài丐):楚大将军。汉中:今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一带。

(19)蓝田:秦县名,在今陕西蓝田西。

(20)邓:春秋时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邓州市一带。

(21)来岁:指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年)。

(22)靳尚:楚医师。一说即上文的上官医师。

(23)顾反:归来。反,通“返”。

(24)唐昧:楚将。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年),秦、齐、韩、魏攻楚,杀唐昧。

(25)秦昭王:秦惠王之子,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

(26)武关:秦国的南关,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

(27)内:同“纳”。

(28)顷襄王:名熊横,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主座。

(29)虽放流:下列对于屈原放逐的记述,光阴上有抵牾,辞意也不联贯,或者有脱误。

(30)世:三十年为一生。

(31)《易》:即《周易》,又称《易经》。这边引用的是《易经·井卦》的爻辞。渫(xiè谢):淘去泥污。这边以淘清洁的水比方圣人。

(32)被:通“披”。散发,指头散发乱,不梳不束。

(33)三闾医师:楚国职掌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宜的官。

(34)哺(bū埠):吃,食。糟:酒渣。啜(chuò辍):喝。醨(lí离):薄酒。

(35)瑾、瑜:都是美玉。为:示意疑难的口气词。

(36)察察:雪白的仪表。汶(mén门)汶:浑浊的仪表。

(37)皓(hào)皓:莹洁的仪表。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仪表。

(38)《怀沙》:在今本《楚辞》中,是《九章》的一篇。使人多觉得系屈原吊唁长沙的诗。

(39)汨(mì密)罗:江名,在湖南东北部,流经汨罗县入洞庭湖。

(40)宋玉:相传为楚顷襄王时人,屈原的学生,有《九辩》等做品传世。唐勒、景差:约与宋玉同时,都是那时的词赋家。

(41)“数十年”句:公元前年秦灭楚。

(42)贾生:即贾谊(公元前年前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长沙王:指吴差,汉朝建国元勋吴芮的玄孙。太傅:君王的扶助官员。

(43)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书:指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

(44)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45)《天问》、《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做品。《招魂》一说为宋玉所做。《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

(46)《鵩鸟赋》:贾谊所做。去:指贬官放逐。就:指执政任事。

(47)如:去、到

(48)稚童:赤子子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