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很有可能是真的,但他的妻子是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31568/
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了,老乐当然也不例外,在小时候不光听过这个故事,还看过这部动画片,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国的历史了解越来越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后羿射日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在某一个版本的广播故事中,老乐清楚地记得,说在尧的时期,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后羿为了拯救老百姓,要一口气把他们都射下来,结果百发百中的后羿射完第九支箭后,怎么也找不到第十支箭了。原来,尧是怕后羿把太阳全射下来的话,老百姓更没法活,便让人把后羿的最后一支箭藏了起来,这才保证了现在天上只有一个太阳。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版本,然而老乐后来却在一些故事书上发现,后羿是夏朝时的人!而且还射杀了大禹的曾孙,相。抢走了相的王位,自立为王统治天下,而后羿当上了夏朝的统治者后,天天除了喝酒就是打猎,最终被他的手下寒浞杀掉了,寒浞不仅取代了后羿,还抢走了后羿的妻子。直到相的儿子少康在民间偷偷长大成人之后,才以夏朝正统嫡传的身份,消灭了寒浞的势力,使得天下重新回到大禹的子孙手中。这段故事,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词,叫少康中兴。这两个传说一对比,是不是就发现问题了?尧的时代有后羿,夏朝还有后羿,如果简单地推算一下,作为“五帝”之一的尧,跟夏朝相在位时期最少要相差二百年左右,后羿怎么可能那么大岁数呢?也许有人会说了,后羿都能射下太阳来,那肯定是个神仙,神仙活二百多岁太正常了。但问题是,如果后羿是个神仙的话,他有必要来人间抢夺帝王的宝座吗?就算是他贪恋凡尘的荣华富贵,那这么一个连太阳都不怕的人,竟然会被一个凡人手下杀死?也许又有人说了,那就是后羿转世投胎到人间了呗?既然转世,为什么不改个名字呢?甚至连技能都没有改?还有人解释说,羿这个名字是神射手的意思,或者说就是神射手的绰号,就像扁鹊一样,只要医术高明,就可以叫“扁鹊”,所以尧的时代有后羿,夏朝也有个后羿,并不矛盾。虽然这个解释看似通顺,但总还是觉得有些牵强,因为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为什么《史记夏本纪》里,没有记载任何与后羿有关的内容呢?就是相死后,少康即位这么简单?总之,这些故事非常精彩热闹,但稍微细点琢磨,就乱了套了,特别是对当时还未成年的老乐来说,越想这个故事越觉得迷糊,越不舒服。随着阅读能力的增长,阅读范围的扩大,老乐终于找到了后羿的一些蛛丝马迹——参考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史》的论述,后羿代夏的故事出自《左传》,最早是魏绛,也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先祖,他在劝晋悼公不要穷兵黩武,而是要跟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和睦相处时,拿后羿的故事举了例子,这就是著名的“魏绛和戎”。后来伍子胥也在劝吴王夫差杀越王勾践的时候,拿少康的事做对比举例,说勾践比少康还要强大,如果不斩草除根,反而放勾践一条生路的话,勾践将像少康一样,迟早会回来报仇。伍子胥的这段话语,在《史记吴世家》中,也有过记载。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后羿代夏的传说,在春秋时代就流传得已经比较广了。到了战国时期,《离骚》和《天问》中,都有关于“羿”的内容。换句话说,后羿代夏的故事,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这条线索非常关键,因为后羿射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几部典籍中,根据学者的考证《山海经》成书最早不会早于战国时代,至于《淮南子》、《十洲记》等书更是汉朝人的著作。因此,可以基本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后羿代夏的故事要比后羿射日的故事至少早出现了几百年。那么到了这里,就可以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推论:后羿以一个上古时代的神射手的形象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经过几百年的传说与加工,这个神射手的能耐越来越大,所以才夸张出了“后羿射日”这个故事!那么,后羿射日的原型又是什么呢?如今在网络上,一部分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所谓的羿射十日,就是后羿代夏时,射杀了相的讹误,即“羿射相”。也许就是在几千年前,某一部史书写下了“羿射相”之后,由于这个“相”字没写好,写分家了,所以“相”变成了“十日”,这就是后羿射十日的由来。这个观点看似有点道理,但也有不少漏洞:首先,具体是哪部典籍有“羿射相”这个字眼儿,谁也不知道。其次,古人书写句子的习惯是自上而下的,而由左至右的行文习惯源自西方,所以如果古人写“羿射相”的话,一定是上下结构,然而所谓的“十日”是“相”的讹误,则是左右结构的拆分,那么“羿射十日”和“羿射相”都应该是自上而下写成的,这两个词组怎么可能混淆呢?如果说是“羿射杳”为错误地抄写成了“羿射十日”,还有可能靠点谱,可夏朝并没有名字叫“杳”的君王。更何况,上“十”下“日”这个字,在汉朝以前根本没有,因为那是武则天造的字,念“旬”,也就是十日为一旬的意思,现有的输入法,都打不出来。尽管“羿射相”和“羿射十日”没什么关系,但并不能否认“羿射相”与“羿射日”没有关联,在此,老乐做出一个纯属个人版本的大胆推测:古人在羿射相的基础上,联想出了羿射日的故事,但如果说只有天上这个唯一的太阳被后羿射下来的话,实在不合情理,所以必须要有更多的“日”做“备胎”,供伟大的神射手后羿“炫技”,那么射下几个太阳才合适呢?在古人的观念里,“九”这个数字阳气最盛,所以九个太阳,自然是阳气的最巅峰,自然而然,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则是勇士的最高境界,所以算上天上唯一的太阳,再加上后羿射下来这九个太阳,加在一起,正是“羿射十日”的由来。既然提到了后羿,就不得不说他所谓的妻子嫦娥,嫦娥奔月跟后羿射日的影响力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先秦的史料中,基本找不到后羿的妻子叫嫦娥或者姮娥的记载,反而在《天问》中记录了寒浞杀了后羿之后,娶了后羿的妻子“纯狐”。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早在商代就已经流传开来,但把后羿和嫦娥配成两口子的,主要还得归功于汉朝典籍《淮南子》,而且之所以姮娥变成嫦娥,就是因为在汉朝那位著名的贤君汉文帝,名叫刘恒,所以为了避讳,与“恒”相关的字,全变成了“常”,引申出一句题外话,《道德经》里面的恒字,全改成了常字,大家耳熟能详的“道可道,非常道”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言归正传,可以说在汉朝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后羿的妻子是纯狐,而之所以《淮南子》将嫦娥“改嫁”给后羿,主要还是在于古人的文化取向,既然男属阳,女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后羿射日尽显阳刚,嫦娥奔月尽显阴柔。那么后羿和嫦娥理所应当是一对夫妻才对,这才符合自然与天道!别忘了,在《淮南子》的成书年代,正是汉武帝的统治时期,汉武帝最推崇的就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由此可见,再精彩的神话,也离不开现实的生活作为基础原料。其实老乐写了这么多,主要的目的是想提醒各位,中秋节要到了,很多商家一定会拿这些神话故事作为卖点,宣传他们的月饼如何如何,特别是那些过度包装的月饼,实在是华而不实。如果您能看破个别商家打着神话故事,或者传统文化的旗号忽悠消费者的小伎俩的话,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呢?当然,这些分析纯属一家之言,老乐见识有限,胡说八道之处在所难免,以上内容,仅供各位娱乐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