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出自屈原的《离骚》。对于这首词意思现在有两种翻译,下面小编将具体的分析一下这两种翻译各有什么异同点!
第一种翻译如下:
“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屈原因为民生艰难而叹息流泪,彰显出他心忧家国、情牵百姓的高尚品格。
第二种翻译如下:
“我掩面垂泪而声声长叹啊,可怜人民的生计(人生道路)是多么艰难啊。”这是屈原在流放时抒发的悲愤心情。后常用来表示对人民悲惨遭遇(或对人生悲惨遭遇)的哀伤。
这两种翻译都写出了屈原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同情与担心,彰显了屈原忧国忧民、情系百姓的高尚品格。
不同之处则在于:后者表达了对人生境遇悲惨的一种慨叹,叹息人生命途多舛的悲伤,敢于和悲惨命运作斗争的一种抗争精神。
造成这两种翻译差异化的原因我想是:鉴于后人对于屈原本人的理解造成了翻译上的偏差。综合以上两种翻译,我们便可以从翻译中推断出屈原的人生性格:情系国家、心系百姓,同时敢于同悲惨命运做斗争、不失文人风骨的一种高尚情节,这点正好与古文中所记载的屈原形象相互印证。
然而,在秦军攻陷楚国之后,在秦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屈原并没有选择屈服于秦国,而是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屈原身上那种桀骜不驯身系国家的高尚情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意思既有对国家命运前途以及黎民百姓生活的担忧又有对人生前途命运遭受打击之后在悲惨境遇之下的抗争,这足以说明屈原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文人大家。同时,也是心系国家的栋梁之才。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虽怀满腔热血但却报国无门的无尽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