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核心素养教学设

《岳阳楼记》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记”的文体特征,学会举一反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如何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三、教学设想

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因此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猜想、组词、结合上下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疏通文意。同时借助之前学过的朗读和词性的知识,通过标注有代表性的实词和虚词来诵读文章,感知文章语言对仗、语气变化的特点,从而初步感知作品情感的变化。

教师需要借助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独特之处,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在诵读中通过节奏和语气的变化感知不同段落表现出的景物的特点,同时在品辞会情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深入发掘作者的志趣抱负、高尚情怀,能积累一定的名言警句,内化为鞭策自己的精神动力。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当代作家梁衡先生曾经说:“以一文之力能抗六代之易、三世之变;以传统的文字来表达跨越时空的思想,上下千年,唯此一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天下第一美文,来欣赏范公如何妙笔生“花”。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范仲淹(年10月1日-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皇祐四年(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介绍背景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字音

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潇湘(xiāoxiāng)

迁客骚人(sāo)淫雨(yín)

霏霏(fēi)怒号(háo)

樯倾楫摧(qiáng)(jí)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míng)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宠辱偕忘(xié)

(2)词义

贬官。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到了第二年。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具,同“俱”,全,皆。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

水势浩大的样子。

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早晚阴晴多变。晖,日光。

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来也称诗人为“骚人”。

开,指天气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

山岳,隐没了形体。

桅杆拿倒下,船桨断折。

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四、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第一层(第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第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岳阳楼落成之时,他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60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就更好。《岳阳楼记》共字,文情并茂,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岳阳楼记》。。

二、诵读文章,深入感悟

(一)环节一:比其景,感其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了《岳阳楼记》的形式美和音律美,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读文章,感悟其文字背后的内涵。《岳阳楼记》以挥毫的笔墨向我们描绘了风格迥异的两幅画卷,回顾上节课内容,先不看教材,将以下词汇分类填写到两幅画卷中并概括每幅画面的特点。

学生活动:星隐、满目萧然、把酒临风、丽日、微波、山潜、宠辱偕忘、心旷神怡、船倾、日暮、芷草、忧谗畏讥、其喜洋洋、兰花、虎啸、猿啼、去国怀乡、淫雨、感极而悲、春风、阴风、浊浪、碧浪、鸟飞、鱼游、月色、渔歌

淫雨霏霏图

春和景明图

景物

情感

特点

教师引导:这两幅画面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情感往往受到了当时环境的影响,用文中的词来总结,这就是——

学生活动:以物喜,以己悲。

(二)环节二:究其因,分其人

教师引导:文章又提到了另外一群与之相反的人,他们是——请用原文回答。

学生活动:古仁人

教师引导: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区别,完善下列表格并结合以下材料说说古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活动:

迁客骚人

古仁人

情感变化的对象

以()喜,()己悲

忧其();忧其()

情感变化的原因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则忧其民;

()则忧其君。

()而忧,

()而乐。

补充材料:

“有志于天下,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的君国大事。”

——《宋史·范仲淹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三)环节三:知其意,论其志

教师引导:阅读以下对联,说出“范希文两字关情”是哪两字?“此中有真意”,结合课文说说你体会到的真意并写出来。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学生活动:

两字主要是辨别“悲喜”还是“忧乐”二字,明确“悲喜”是迁客骚人的情感,“忧乐”是古仁人的情怀。所以“两字关情”指的是“忧乐”两字。

真意即考察学生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明确: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5.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6.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四、研读课文,思维提升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曾激励过成千上万的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一个人只有具备这样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才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2.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示例:我不赞同那些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我们要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即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同时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五、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

明确: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六、课文总结

通过对文脉的梳理,我们厘清了范仲淹的写作思路及其蕴含其中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范仲淹那令人动容的圣贤之心,文字就是他圣贤之心的确证。虽然遭遇很多挫折,心里依旧装着天下苍生,忘怀个人得失,这种坚强、伟大的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七、作业布置:

结合《岳阳楼记》的行文思路和写作手法,尝试写作一篇《阅江楼记》(其他楼亦可),字数不少于,文白不限。

教学反思

本文以其大气的文风和高尚地境界多少年来备受各种版本语文教科书的青睐。也许,正因为它在教科书中历经的时间太久,所以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法好像不知从哪一天起就被定格了。首次教授此课,我在借鉴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力图打破常规。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基础积累扎实:在教学中注重了基础知识如注音、释词和句子翻译。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当堂检测都注意了这一点。文言文的学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文言文教二、思维训练求深:我觉得在注重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同时,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在教学任务二中,思考探究第二题,第三题,我让学生在诵读之后,通过写景分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同时在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后,作者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只是为写景而写景吗??趁势引入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孩子明确了“忧乐”二字。

一篇《岳阳楼记》,虽然字字珠玑,要是没有这两句,不过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普通抒情散文而已,能否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篇章不得而知,但至少不会如此地震撼古往今来仁人志士们的心灵。而这两句表现作者伟大人格、令后人无限景仰和崇敬的名言,要紧的也的确是忧乐两个字。忧天下所忧,后天下所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何等崇高的牺牲精神!何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放到现在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当然,这节课后,通过语文组的评课,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本文太著名,我参考的资料很多,想传达的关于情感的东西也就越多,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平时备课,要从学生的低限起步,那么,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的一批学生,都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否则,曲高和寡,只有一部分响应,课堂氛围自是不佳,也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要多多改正。学无论经历怎样的改革都不能忽视字词教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