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然而真正让《胡笳十八拍》名垂千古的还是其诗句,也就是歌辞。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郭沫若的评价是“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如果其诞生年代可以确定的话,那么要比十八世纪德国的“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声乐套曲早一千五百年,堪称世界之最。蔡文姬,名琰。东汉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早年随父流亡。嫁人不久便夫亡寡居。汉末天下大乱,为匈奴所掳,被迫嫁于南匈奴左贤王十余年,生二子。后被其父好友曹操派人赎回,重嫁于士人董祀。却因思念北方的孩子终至郁郁而终。也许正是这悲惨的身世和遭遇,让这位从小就妙解音律、天赋过人的才女用自己的血泪,谱出流传千古的《胡笳十八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