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默写大全12报仁

(十二)《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原文

古者富贵而名()灭,不可胜记,唯()()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脚,《兵法》修列;不韦()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下至于(),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2、翻译

古时候,富贵而湮没不闻的人数不胜数,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不为世俗所拘的卓异之士才能见称于后世。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能流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侮辱,又有什么后悔的呢!然而这些话只能对智者去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3、填空

4、文学常识

(1)文王拘而演《周易》:

(2)仲尼厄而作春秋:

(3)屈原:

(4)左丘:

(5)《国语》:

(6)孙子:

(7)膑脚:

(8)不韦:

(9)韩非:

5、翻译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情境默写

(1)《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进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2)司马迁认为,富贵并不足以使人名垂青史,从历史上来看:“(),();()”,富贵却名声不被后世知晓的太多了,只有卓越特出的人,才能被后人称赞。

(3)《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袒露自己写作《史记》的心扉,面对世人的误解与轻蔑,司马迁语气坚定地说:“(),()。”

(4)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5)《报任安书》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并因此得出结论:“《诗》三百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