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索路屈原湘山祠里思湘君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湘山祠里思《湘君》

二妃与舜这凄婉而伟大的爱情故事,使得后人对湘妃二人的高洁品质十分推崇;又因二妃最后殒身于湘江,化为湘水之神,湘水流域的百姓时常向她们祈福,因而湘江流域修建了不少湘妃庙。湘妃庙又有二妃庙、湘妃祠、湘山祠、湘夫人庙、尧女祠、英皇祠、黄陵庙、潇湘庙等多种称法。

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二妃庙(墓)全国仅黄陵山黄陵庙一处。

黄陵山就是今屈原区营田边山,庙在今湘阴三塘,旧属营田。

《水经注》云:“湘水又北迳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迳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荆州牧刘表刊石立碑,树之于庙,以旌不朽之传矣。”

《永乐大典》(残卷)卷五千七百六十九《长沙府》十八载:“韩愈《黄陵庙碑记》:湘旁有庙曰‘黄陵’,自前古立,以祠尧之二女舜二妃者。庭有古碑,断裂分散在地。其文剥缺,考《图经》,汉荆刑牧刘表景升之立,题曰‘湘夫人碑’。”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还,过彭城,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说明黄陵庙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存在。屈原在凤凰台玉笥山和磊石山居住十八年的时间中,多次到黄陵二妃庙占卜、就“重华”,留下了在此作《天问》《卜居》的传说。

黄陵山据众多史料记载,名湘山,是黄帝登熊湘山处。

黄陵庙是《水经注》中记载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二妃庙。比君山二妃庙早了至少年。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相传屈原在屈潭边凤凰玉笥山上对其进行了重新创作。

《湘中记》云:“屈潭之左玉笥山,屈原栖此作九歌。”

《楚辞》收录的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卜居》《渔父》凡25篇,均收于《楚辞》。其中《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九章》是短篇抒情诗集,共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据考证《哀郢》、《怀沙》、《惜往日》、《悲回风》也可确证作在屈原区凤凰玉笥山和磊石山。

为什么《湘中记》将《九歌》全部定为在玉笥山(凤凰山)上所作?主要原因来自《湘君》《湘夫人》。

根据本人对汨罗江古文化遗存考,除了黄陵二妃庙,还有《山海经》所记的磊石洞庭山的水府龙神庙,凤凰玉笥山上的楚人祖庙南阳祝融庙。他居住的地方有南阳祖庙,故而宋代出现南阳里;那么屈原来到此地,他这个三闾大夫,在不同的时间,担当三庙的主祭或者参与三庙的祭祀,无疑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九歌》收集的是楚地的神话故事,而其中《湘君》、《湘夫人》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大多数人认为写的就是舜帝和二妃。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拾遗记》记磊石山就是洞庭山,屈原隐居和投江在此,楚人立庙在此。中国第一座敕封为昭灵侯的庙就是磊石庙。磊石山,又名五木山,故而“洞庭波兮木叶下”,写在磊石山下。

《山海经》云:“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屈原在磊石山洞庭山、玉笥山写下帝子句,就很正常了。此地同样是长江南的北渚,磊石山也称五木山,是东洞庭的中心地标,此句也正是写帝子降临磊石山了。

黄帝登磊石山作韶乐,产生了玉笥山凤凰台应律的故事;并在汨罗神鼎山铸鼎,鼎成,在此乘龙升天。黄陵山是黄帝所登之湘山,轩辕墓在此、舜帝二妃墓也在此,自古湘阴一带就有舜帝虞公庙,今还有虞公港。

屈原在凤凰玉笥山一居十八年,生活在一个古文化遗迹的圈子之中,还完成了《离骚》《天问》等伟大作品。黄陵山的二妃墓、庙则引发他创作《湘君》《湘夫人》的灵感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有专家认为《湘君》写的舜帝,表达的是他心中所崇拜的“美政”“廉洁”明君的事迹;《湘夫人》则是屈原对湘水女神“二妃”智勇双全、爱情坚贞的肯定,因此他对二妃久怀仰慕之情。想必他在汨罗江期间多次到达过黄陵山,黄陵山上有个落卷坡的传说,就说的是屈原遗落诗稿的故事。《湘君》《湘夫人》必定也在黄陵庙构思,玉笥山上创作而成。

《湘夫人》诗云:“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他说:登上白薠草坡啊纵目远望,与湘夫人约会在今天晚上。又云:“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他又说: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我,我将驾着飞车与她同往。说明屈原将湘夫人作为自己的爱情偶像在迷恋。湘夫人乘坐桂木“飞龙”之舟迎接湘君,吹奏娓娓动听的排箫召唤夫君,把香草桂花赠给湘君的侍女,却不见湘君的到来。唐张说《岳州竞渡》云:“江传二女游”,说明汨罗龙舟前身为纪念二妃,这个飞龙之舟正是屈原在此看到的纪念二妃的龙舟在此竞渡的情行。

这虽是屈原《湘君》、《湘夫人》中记述的一个神话故事,但表现了二妃爱情的纯洁与坚贞,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导致有人认为屈原寻遍“江中”“醴浦”而不见湘夫人,遂产生投江的念头。

五代·牛希济一首《临江仙》词写道:“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满庭重叠绿苔斑。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箫鼓声稀香炉冷,月娥敛尽弯环。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

《湘君》云:“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岳阳县南至今有中洲地名,与磊石山邻近,其地旧应在洞庭湖之中,沅湘在磊石山西北边汇合入长江,长江与沅湘合流在中洲一带融合顶托,正跟湘水与平江顶托一样,故而出现“安流”之语。磊石山,洞庭湖水内的唯一一座石山,洞庭山,龙窝在此,龙神庙在此,“石濑”“飞龙”就会自然联想起来。

《湘君》《湘夫人》应该是屈原游历营田黄陵二妃庙后触动灵感所写。帝子有人认为是二妃,而帝子居洞庭山(磊石山),正是其北端。“洞庭波兮木叶下”,是磊石山环境和传说影响了屈原的落笔。

《哀郢》云:“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古人的上为南,下为北。南到磊石洞庭山,正在东洞庭的中心之地。与《怀沙》诗中:“浩浩沅湘分流汨兮”“汩徂南土”相合,这个洞庭就是他后来沉江的南土,也是磊石山这个地方。

《离骚》云:“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说的是渡过沅湘向南走去,我要对虞舜把道理讲清。为什么要经过沅湘来跟虞舜讲清楚?因为这片南土地黄陵山上有舜帝黄陵庙,而屈原当时现实中面见的地方就只能是这个地方。最后屈原在汨罗河泊潭定居又在此写《离骚》,说明屈原面见虞舜的地方就在此,当然他后来也到了九疑。

晋·郭璞《神二女》:“神之二女,爰宅洞庭,游化五江,惚恍杳冥,号曰夫人,是惟湘灵。”神女洞庭宅,就是磊石山。梁·王僧孺《湘夫人》:“桂栋承薜帷,眇眇川之湄。白苹徒可望,绿芷竟空滋。日暮思公子,御意嘿无辞。”沈约《湘夫人》云:“潇湘风已息,沅澧复安流。扬蛾一含睇,?娟好且修。捐玦至澧浦,解佩寄中洲。”

杜甫《湘夫人祠》云:“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苹。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历代文化名人均在黄陵庙留诗,证明屈原的《湘君》《湘夫人》写在屈原区的黄陵山,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屈原与屈原管理区:屈原晚年生活在屈原区十八年汨罗江大揭秘|江湘密码解开《涉江》出发点之谜汨罗江大揭密|“大坟”磊石山,石破天惊解《哀郢》洞庭神山磊石山屈原栖此作《山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