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确是庸人,先勿急于发作,此事确实为真。以下为理由:
离骚为牢骚之意
商周时期,秦国、巴国与蜀国三国交界之处有一小国名为庸国。平日和平相处,无碍他国。一日,庸国忽生贪念,意图吞并楚地。楚国联合其他两国,合力反制,兼并庸国——此即成语“庸人勿扰”之来历。庸人非平庸愚蠢之人,而指庸国之人,而屈原正是庸国之人。离骚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伯庸为庸国首任君主,朕皇考曰伯庸即“屈原(我)祖先为伯庸”(“朕”于先秦时期即“我”之意,非帝王专用)。庸国覆灭,庸国之人大量逃亡,一部分逃至今张家界一带,并将附近河流命名为大庸溪,而张家界即大庸市。
一篇小文,解释“屈原本为庸人”。
本期内容介绍完毕。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