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是局限于一个朝代的断代史,它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年)时代整整三千多年的历史。
鲁迅曾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话其实得从两方面来看,史家之绝唱意在说明史记在史学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无韵之离骚,则是在肯定史记在文学方面的价值。
司马迁的家族
司马迁父子将华夏大地上自从有传说开始的所有历史全部整理了出来。在那个时代,这几乎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史料要么找不着,要么看不到,要么搞不懂,要么在各种战乱变迁中压根就整丢了。所以越是远古的历史,各种素材越难找,而且即便找到,去伪存真等一系列专业工作还是个大难题。
而司马迁家先祖是颛顼的天官(类似于史官),直系祖上自周开始,就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后来虽然中间断过一段时间做过武将(司马错),但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这一代时,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复了祖传的手艺。
司马迁之少年教育与壮年游历
司马谈做回太史令的时候,司马迁10岁,正是长本事的好岁数。
他跟随父亲回到了世界的中心长安,开始见到了大世面,而且由于老爹是学术性公务员的独特优势,小司马迁又得以向孔安国学习《尚书》,从董仲舒那里学习《春秋》,又师从老博士伏生进行深造学习。
可以说是受到当时世界上最良好的教育,在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城得到了最大的见识,正所谓赢在起跑线。
更难得的是,在司马迁形成人身观的这段时间,正是汉王朝国势强大,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年代,司马迁在大国豪气和正规教育的熏染下,形成了他开阔,大气,浑厚优美的文风。
二十岁的司马迁,离开了长安城,他说自己要去游历四方,去听这世间的草长莺飞,去看这世间的山河湖海,去感受那些雪夜风花、星辰月光……
一直到了司马迁36岁那年,他的父亲病危,临死前交代到: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
于是《史记》便交在了司马迁的手上。
牢狱之灾,隐忍著书
李陵一案,善于揣摩上意的大臣们都骂李陵该死,这时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陵投降估计是迫不得已的,请皇上心放宽些,然而汉武帝听完司马迁的话后龙颜大怒,司马迁立即被打入监狱。
第二年,汉武帝为搞清楚李陵事件的真相,派公孙敖深入大漠调查。没想到公孙敖带回来的消息却是李陵不但已投降匈奴,还在练兵准备对抗汉朝,于是汉武帝判司马迁死罪。
按汉律,死罪可用五十万钱赎罪,或者处以宫刑。司马迁家里根本没有余钱,朝廷里也没人给他求情,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自杀,或者宫刑。
司马迁首先想到的是自杀。因为宫刑这种令人发指的酷刑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无法忍受。在司马迁眼里,这是一种最下等的腐刑。
可是《史记》还没有完成。在司马迁心里,这部书不仅是为了完成父亲的临终遗命,更是他的生命。
司马迁出狱了,李陵一案也已水落石出:公孙敖带来的消息其实有误,给匈奴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另一位降将李续。
可是冤狱已经造成,但司马迁却将所有的委屈、愤怒化做了著书的动力,“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或许《史记》是他的闪光点,但觉不是他的代名词,他的一生,有光辉,有闲适,也有悲切,有失望……
但他最最让人值得敬佩,值得去学习的,是他能把这失意这辉煌,都化成自己的力量,来填充自己的羽毛,来飞向更广更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