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楚辞,怎懂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唐诗的恢弘大气、宋词的清新婉约,完美地诠释了唐朝、宋朝绚丽多彩的文化,为我们展现了那些朝代的人文历史,在我们为之惊叹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另一个时代的另一种文化表达,那就是战国时代的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美学影响,前者含蓄、温婉,后者直率、强烈。而,价值上可以比肩而立的《诗经》和《楚辞》,在影响力上却是不等量的。中国的文人们大多继承了诗经的美学原则,含蓄成了中国诗歌的主要特点。而屈原对于灵魂、命运、存在、痛苦的酣畅淋漓的抒写,在主流的诗歌里难觅其踪。屈原在诗歌源头孤独的背影。他是真正的诗人,他对生命,对美,对理想,对苦难,都是以完全不可妥协的态度去询问,去求索的。他没有半点文人趣味,他最彻底地享受美,也最彻底地直视痛苦。屈原也是两千年来最伟大的诗人。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译文: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译文: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译文: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译文: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译文:身已死亡但精神永不死,魂魄便为鬼中英雄!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译文: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加令人悲伤,没有比新相知更加令人欢欣的了。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译文: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九章·涉江》译文: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九章·涉江》译文:去寻古帝重华(帝舜)同游于天上,以至于可以和天地日月一样亘古永存。10、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卜居》译文: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11、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屈原《卜居》译文: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还是按照自己的心,决定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1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译文: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1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译文: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1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译文:秋天的气息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悲戚啊!萧瑟的景啊,草木荒的荒、落的落,一片衰败景象。1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译文: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16、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九歌·东君》译文:穿着云彩一般美丽的衣服,举弓射向天狼座。17、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九章·涉江》译文:登上巍巍的昆仑,品尝玉花的佳肴。我要与天地比寿,我将如日月星辰一样将万物照耀。18、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屈原《招魂》译文:清澈的江水潺潺流,岸上有成片的枫树林。纵目望尽千里之地,春色多么引人伤心。魂啊回来吧,江南堪哀难以忘情!19、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译文: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2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译文:时光匆匆而过不能久留,春来秋去,时序交替。想到草木已凋零陨落,担心自己年老而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