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老锣在用尽全力复活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我国的礼乐重器,可你听过编钟演奏的音乐吗?最近,一系列视频在B站上火了,被B站网友称为“神仙音乐”。那就是作曲家、龚琳娜的先生老锣,用他“复活”的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作品。《楚人谣》左:老锣右:龚琳娜这段视频是龚琳娜用她自己的B站账号发布,瞬间收获无数弹幕。大多数小伙伴在说:“真好听啊,冲编钟进来的!”“有生之年系列!”“之前看过《国家宝藏》,有曾侯乙编钟。”还有网友留言:“龚老师终于记起来你的B站账号密码了吗?”好吧,皮一下很开心~还是说回音乐,这一系列编钟曲目共有5首,分别是《楚人谣》《三生有幸》等,都是老锣的创作。老锣似乎对编钟情有独“钟”,之前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里,由他作曲编曲,龚琳娜演唱的《上下求索》,也是以编钟乐器为主,根据屈原《离骚》创作的歌曲。龚琳娜的演唱和老锣的曲都很大气,带人穿越千年。钟磬声一响,第一感觉就是很“仙”,上古的王室风范扑面而来。曾侯乙编钟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乐器,在湖北省博物馆里看到陈列的原件,都让人觉得肃然起敬,古代中国人竟然有这样的造诣,千年的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如今听到了编钟的音乐,仿佛能感受到其中的森然之气。B站弹幕里还有小伙伴问,这真的是曾侯乙编钟的原件吗?兄台,你这种思维hin危险啊?文物可不敢经常拿出来敲。这是老锣“复活”的曾侯乙编钟两百多年前,因为有了贝多芬,世界音乐的高峰在德国,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因为有曾侯乙编钟,世界音乐的高峰在中国。我要为编钟写作品,将这件伟大的乐器复活!——老锣别以为复活编钟很容易,这么多年过去了,编钟的制造乃至具体演奏方法都不尽为人所知。老锣在年第一次看到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后,大为震惊,心心念念想着将它复原。发现老锣对编钟如此感兴趣,龚琳娜的第一反应也是愣住了:“有几个国人真正了解编钟、听过编钟的声音?”龚琳娜说,偶尔音乐会里出现的编钟,仅仅是在巨大的交响乐团背后做点缀,并没有将王者之声的震撼力展现。兵马俑了不起,那是因为你光看着就很有气势,而编钟不是为了看的,你若不听到它的声音,是绝对感受不到震撼的。而这就是老锣想为编钟写音乐、复活它声音的原因。去年10月起,老锣带着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9名专业打击乐乐手来到湖北随州,也就是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研究编钟如何制造、如何发声、如何演奏,如何进行现代化的乐队演出。老锣还在工作室自己制作了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各种锤子,带到随州在编钟上反复实验,最后才发现:在木头锤子上包上橡胶,既能保护编钟,同时也能让乐声响亮。但是橡胶的材质用哪一种最合适?是类似自行车胎还是橡胶水管?每一个细节都影响很多。要知道,古代铸编钟的时候,制膜或者浇铸中的一点点偏差就导致一只钟报废,如今老锣摸索着让编钟重新发声,他也是一点点试出来的。我不往后看,我只往前看,这个乐器够不够好用、复制品如何做得更好、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怎么样组织一个专业演奏团队来打,这些是我要考虑的问题。——老锣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目标:要制作一场完整的编钟音乐会,就以屈原的《楚辞》为创作根基,名字叫做《春秋九歌》。他想做一个中西结合的90人乐团和人的合唱团,老锣虽然是位德国人,但他对中国音乐充满热爱,他一直觉得,国际上的当代音乐都是西方的,缺少中国的声音,而他自己的希望是:“我要在音乐里讲中文!”对于这件伟大乐器的敬畏之心,无法言喻,而老锣,他用尽全力创作和排练,距离发展编钟的音乐梦想又近了一步。期待曾侯乙编钟,这王者之声,两千多年后苏醒,再次震天憾地!——龚琳娜编钟是我过古代的重要乐器,也是体现文化与身份的礼乐重器。如果编钟只能沉睡在博物馆里,却再也无法体会“钟磬之音”“钟鼓齐鸣”,那该多么悲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