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上学的时候想快点长大去工作,因为每天上课真的很无聊,而且每天写不完的试卷也真的会让人抓狂。还有各种条条框框限制,比如上学的时候只能穿校服,不能烫发染发,甚至刘海长得遮住眼睛都不行,基本上没有学生喜欢上学吧。
比蜀道更难的,是背这几篇课文,看到就觉得胆寒,网友:懂得都懂!但是如果问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他们一定最怀恋的就是上学时光了。上学真的很无忧无虑,不用考虑其他的事情,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都早已被父母安排的好好的。虽然上学的时候也有很多糟心的事情,但是和成年后面临的种种事情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儿科。
现在回忆起学生时代,好多事情可能当时觉得很难受,但是如今看来是那么的搞笑又可贵,再也回不去的学生时代真的很美好。不过一说到上学时的那些事,大家能一股脑说出好多来,回想下,上学的时候最让你抓狂的事情是啥?
是上体育课时,语文老师提前进入教室说,“这节体育课改成语文课”;还是考试考砸了,班主任喊你去办公室一顿谈话后再来一句,“我已经通知你家长明天来学校一趟了”;还是任课老师抱着一堆试卷走进教室说,“这节课我们做试卷”。
其实这些都是每个人学生都会经历的事情,以前每次遇到可能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但是现在想想还挺好玩的。然而有一件事情,不仅学生时代觉得很难,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不愿再经历第二遍,那就是上语文课背课文了。
有些课文故事性比较强,而且只要求背诵一两段,但是每逢文言文必背,而且真的太拗口了,太难背了。相信背诵文言文是很多人心中的噩梦,而且最让人绝望的是,语文老师还会检验大家的背诵效果,不是抽同学去她那里背诵,就是随机抽同学去黑板上默写。
很多同学为了把文言文背诵下来,是想尽各种办法,死记硬背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先将其翻译成白话文,记住文章的大致意思。但是碰到一些长又拗口的文言文,背了后来又忘记了前面,本来兴致冲冲以为自己可以记住了,但是从头来一遍的时候又忘记了很多。
好不容易背完了一篇,结果没过两天又会新学一篇文言文,我记得当时我们班上好多同学前一篇还没背完,后一篇又来了,他们永远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程,然后累积越来越多需要背诵的课文。那个时候真的超级崇拜那些能很快背诵下来的学霸们。
屈原《离骚》
屈原的这篇《离骚》是语文试卷中考到频率最高的一篇文言文,所以语文老师都会下死命令,让学生必须背下来。我记得当时我们语文老师最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种背诵的死分你都抓不住,你指望靠啥得分。但是这完全不影响《离骚》难背,不仅难背,而且很多字也不好写。
王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里真的有太多经典名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朗朗上口,到处都是考点,所以真的是漏背一句都不行,但是全文真的很长啊,熟背真的还是有点难度的。最让人无语的是,这篇文章的序有多个字,正文才40个字。
诸葛亮《出师表》
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的喜欢完全不影响我对出师表字数太多的吐槽,字多咱就不说啥了,关键多音字、陌生字还多,特别容易认错,相信很多人都出过读错字的糗吧。
李白《蜀道难》
可算是看到一个篇幅短一点的文言文,就这点来说,绝对要给李白点个赞。但是全篇好多象声词,不仅背诵难,而且默写也容易错字。背诵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在试卷上写出来,但是错一个字,等于说整篇都白背了,真的是太难了。
总结:
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在吐槽为什么要背诵这么拗口且难理解的文言文,但是现在细想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文化软实力才是当今国家间实力竞争的重点,作为中国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中学习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