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楷书离骚经,写于86岁,一个字

学书法,要想写出点成绩,需不需要天分?我认为需要。就像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说的那样:“先其天性,后其习学。”天分当然重要,不过也不是全部。有些传世的书法名家,刚开始的时候也没看出有啥过人的天分,几十年如一日之后呢,照样名垂书法史。比如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明代文徵明,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为什么说文徵明没啥书法天分呢?有这么一句话是说文徵明的:岁试因书法不佳,置三等。你能想象吗?大书法家文徵明,参加考试的时候竟然因为书法不好影响了成绩。文徵明后来怎么又变厉害了呢?《吾学编》中记载:“诸生皆饮,徵明独临写千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看见了吧,他也没别的好办法,靠的就是数年如一日的埋头苦练。年轻的文徵明没啥特别的书法天分,晚年的他就有点厉害了。特别是在80岁以后,仍然是眼不花手不抖,写出来的字也是越来越老成精到。比如下面这个文徵明的楷书《离骚经》写于86岁,一个字仅0.5厘米左右,还没有花生米大。你想想,86岁的老人是什么状态,还能完成这种精细活,你说厉害不厉害。文徵明的这篇楷书《离骚经》的厉害之处不光在字体大小上,关键还在于笔法的精到细腻。你看那一点一画,说句实话,完全看不出那种老态龙钟的感觉,精神得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如果事先不告诉你的话,你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86岁的老人之手。从这个层面上讲,谁说文徵明没有书法天分,80多岁仍能有如此表现,这可不光是努力和热爱那么简单,这就是最大的天分。经常听见一些喜欢书法的朋友在那抱怨,哎呀,我已经写了那么长时间了,为啥还看不到啥进步呢?或者说,学书法到底有什么好的技巧吗?为啥看着别人写的挺轻松,我却做不到呢?看来,我真的不是这块料。说白了,这不是料不料的问题,以咱们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去拼那个天分。再者说了,所谓的天分,也是在充分努力之后才能激发出来的。光靠天分和技巧,真的是有点投机取巧,成不了啥事。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咱们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你每天真正练字的时间有多少?能写多少字?又坚持了多长时间?练习的过程中用用心琢磨了多少?到底想没想过书法应该怎么学?为什么咱们学不好,为什么咱们的进步不大,想想文徵明,再想想咱们的付出,答案也就出来了。还是那句话,书法不是说出来的,是靠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点上,书法真的是很公平的。当然了,这个耕耘需要体力也需要脑力,同样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和效率做支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