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上《野望》
1.文本背诵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参考译文
傍晚在东皋向远处眺望,(独自)徘徊而心里无所依托。树木都已染上了枯黄的颜色,起伏的山峦在余晖中显得更加萧瑟。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圈,猎马带着猎物归来。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只好吟唱着那首《采薇》,怀念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了。
3.难写易错字:难写字:皋(gāo) 徙倚(xǐyǐ) 犊(dú)
易错字填空:东暮望 欲何 山山落 牧人驱返
猎马带归 相无相识 长歌怀采。
4.名句理解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是诗人归隐地,“薄暮”点明时间黄昏,“徙倚”意为“徘徊”,“欲何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对偶,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借典抒情,情景交融。自言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5.主旨
本诗是一首即景感怀诗,通过对秋日傍晩的山野景色和村民活动状况的生动描写,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二、八上《黄鹤楼》
1.文本背诵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参考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一座巍峨的)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再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木茂盛。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
3.难写易错字:难写字:萋萋(qīqī) 鹦鹉(yīnɡwǔ) 悠悠(yōuyōu)
易错字填空:人乘黄鹤去 黄鹤一去不复 白云千载空;
晴川汉阳树 芳草鹦鹉 日关何处是。
4.名句理解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景名句。描写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境界阔大,色彩鲜明,对仗工整,富于音乐美。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情景交融,以抒情作结,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现多用于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5.主旨
这是一首登高怀古诗,也是一首思乡诗。本诗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和怀念家乡的情怀。
三、八上《使至塞上》
1.文本背诵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参考译文
轻车简从要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天。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逢侦察的骑兵,(言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属国过居 征出汉塞 归入胡天 关逢骑都护在然
4.名句理解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展示大漠的奇特景象,且巧妙地把自己的孤寂情绪融于自然之中;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用比喻写出旅途孤寂;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情感。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5.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即景感怀诗。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及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心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四、八上《渡荆门送别》
1.文本背诵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参考译文
(我乘舟)远渡到荆门山以外,去楚地漫游。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奔入辽远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形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远门外 来楚国游 山随平野 江入大。
月下飞天 云结海楼 仍故乡水 万里送行。
4.名句理解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饱含喜悦开朗的心情、朝气蓬勃的活力;写长江两岸壮阔景象,表现长江雄伟开阔的意境;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形象的比喻表现夜晚行船所见;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以静观的视角描写江上美景。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用拟人化手法表现诗人对故乡山水的依恋之情。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本诗以清新飘逸的笔触,描绘了沿江东下所见到的新奇景象,抒发了诗人从蜀中初到楚地的喜悦心情和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八上《钱塘湖春行》
1.文本背诵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参考译文
登上孤山寺北面贾公亭西侧的山(西湖美景尽收眼底),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从几个地方早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家新来的燕子飞来湖边衔春泥?色彩斑斓的春花慢慢地要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浅浅的绿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而我最喜爱西湖东面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那绿树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孤山寺北贾西 水面初平云低 谁家新燕春泥
乱花欲迷人眼 草才能没马蹄 绿杨里白沙堤
4.名句理解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花初绽,尚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春草吐绿,还没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趋势。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本诗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六、八上《庭中有奇树》
1.文本背诵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参考译文
庭院里有一棵佳美、珍贵的树,满树绿叶,花开得繁盛。我攀引枝条,采摘树上的花朵,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花的香气充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路途遥远,花不能送达给他。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历时很久,想借花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中有奇树 绿叶发滋 攀条其荣 将以所思
香盈怀袖 路远莫之
4.名句理解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绿花盛,本是春日佳景,一人独赏反动思念之情。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天长地远,相思难达。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一抑一扬,突出相思怀念的主题。
5.主旨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借庭院中珍奇的树木开花,抒发了对远行人的深切怀念,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七、八上《龟虽寿》
1.文本背诵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参考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死去的时候;腾蛇尽管能腾云驾雾,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衰老的骏马伏在马槽里,它的志向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停止。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吧。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犹有时 蛇乘雾 老伏 烈士年 壮心不。
4.名句理解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衰老的骏马,还有奔驰千里的志向;年迈的志士,尚有未曾泯灭的雄心;表现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表现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5.主旨
这是一首言志诗。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雄心,积极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统一全国的壮志。
八、八上《赠从弟》
1.文本背诵
赠从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柏,(迎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多么强烈,松枝(是)多么刚劲!(任)严冬中冰霜严酷寒冷,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是因为)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瑟(sè) 罹(lí)
易错字填空:谷中风 冰霜正惨 岂不凝寒
4.名句理解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对比,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
(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
(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设问,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予无限期望。
5.主旨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作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借松树的高洁来暗示情怀,以此自勉,也借以勉励从弟,表达了希望堂弟在政治上能坚持理想的美好祝愿。
九、八上《梁甫行》
1.文本背诵
梁甫行(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2.参考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同。艰难啊海边的人民,他们寄身在荒野之中。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奔走止息在山林险阻之地。柴门内外多么萧条,狐兔在我屋里自在地行走。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千里风雨 妻子禽兽 柴门何条
4.名句理解
(1)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写自然现象,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2)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记录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
(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描绘边海人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如同野兽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4)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感慨深化主题。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诗,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关心与同情。
十、八上《饮酒(其五)》
1.文本背诵
饮 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参考译文
住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心里远离了尘世,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闲自得地欣赏南山的景色。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相伴而还。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喧(xuān) 篱(lí) 悠(yōu)
易错字填空:结在人境 而无车马 问君何能 采菊东下
飞鸟相 欲已忘言
4.名句理解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诗人身居闹市而心无尘俗。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蕴含的哲理:只要心存高远,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可以自得其乐。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诗人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旷达胸襟;表现诗人悠然自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4)山气月夕佳,飞鸟相与还。巧用象征。飞鸟和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得意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颇富禅机,是全诗的总结。
5.主旨
这是一首田园诗,又蕴含着哲理。本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十一、八上《春望》
1.文本背诵
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参考译文
国都已经被叛军攻破,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茂密的杂草树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战火接连几个月没有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搔(sāo) 簪(zān)
易错字填空:城草木深 感时花泪 火连三月 家书万金
白头更短 欲不胜簪
4.名句理解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言明春望所见,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强烈反差,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借花、鸟,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感时伤别的复杂情怀;后人则多借用以抒写离情别绪。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的手法,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达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常用此句来形容异乡游子思念亲友的热切心情,或是指收到家书的欢欣喜悦。
5.主旨
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诗。本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情感。
十二、八上《雁门太守行》
1.文本背诵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参考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驰援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握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黑云压城城欲 甲光向日金开 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囗脂夜紫 半卷红旗易水
4.名句理解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云集而来,官兵戒备森严;“黑云”的比喻极力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金鳞开”则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声和色两个角度侧面表现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乘夜奔袭之状,用“易水”的典故渲染悲壮气氛。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写官军全体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用“黄金台”的典故含蓄点明主旨。
5.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反映了边关将士精忠报国的精神及作者立志报效国家的愿望。
十三、八上《赤壁》
1.文本背诵
赤 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参考译文
折断的戟沉在江底还没有销蚀,拿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倘若东风不给予周郎方便,二乔就会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戟(jǐ)
易错字填空:沉沙铁未 东风不与周便 铜雀春深锁二。
4.名句理解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诗人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诗中表达出诗人辩证地看问题,抒发兴亡之感;
5.主旨: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本诗通过观看古战场的遗迹,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
十四、八上-渔家傲(课标篇目)
1.文本背诵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参考译文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飘移,天快亮了,(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我回答说,路途遥远,慨叹天色已晚,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我没有找到归宿)。大风正起,(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船吹到海中的仙山上去吧!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舞(wǔ) 殷勤(yīnqín) 鹏(pénɡ)
易错字填空:天接云连晓雾 我报路长日暮 学诗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正举 舟吹取三山去
4.名句理解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梦中所见,以丰富想象创造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奠定全篇奇情壮采基调。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以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饱含深厚的感情,寄寓美好愿望,引出下阕。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写作者回告天帝,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华的苦闷;化用《离骚》诗句,用日暮途远,象征当时动乱而又看不到光明的社会现实,流露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交代海中仙山为词人归宿,呼应上阙“归何处”;借助《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现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借虚无缥缈的仙山,象征理想境界,表达词人不甘消沉,仍抱有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将理想寄托于仙境,这也表现了词人对现实否定、厌弃。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词,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慨叹和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了封建社会中女子渴望摆脱束缚的愿望
十五、八上(浣溪沙)
1.文本背诵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参考译文
唱一曲新歌举起美酒一杯,依旧是去年的景象旧时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无可奈何纷纷落花已飘去,好像曾经见过的燕子今又飞回来。在小园中散发幽香的小径上我独自徘徊。
3.难写易错字
易错字填空:去年天气旧台 似曾相归来 小香独徘徊
4.名句理解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形成“新”与“旧”的对比。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借景抒情,感叹光阴易逝,被誉为“天然奇偶”;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5.主旨
这是一首即景感怀的词,这首词感叹春去花落、时光易逝,抒发了词人怀念旧人之情。
十六、八上《采桑子》
1.文本背诵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参考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延续不绝。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飞翔。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棹(zhào) 逶迤(wēiyí)笙(shēng)琉璃(liúli)涟漪(liányī)
易错字填空:轻舟短西湖好 绿水 芳草长
隐隐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滑 微动。
4.名句理解
(1)轻舟短棹西湖好。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短棹”二字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
(2)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写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3)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水面平滑,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
(4)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视点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
5.主旨
这是一首写景的词。本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以及游玩的欢快之情。
十七、八上《相见欢》
1.文本背诵
相见欢(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参考译文
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南下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将泪吹到扬州。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簪(zān) 倩(qiàn)
易错字填空:金城上西楼 清秋 簪散 试悲风吹泪过扬州
4.名句理解
(1)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写登楼远眺的无边秋色,视野宽广,苍凉沉郁,含蓄地表现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写日薄西山之景象,用象征手法暗示南宋国势日渐衰微,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簪缨”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这里指代贵族和士大夫;以“乱”“散”二字,揭示中原沦丧、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现实,“几时收”的反问,表达胸中痛切的质疑、无望的感叹;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运用拟人手法,请托秋风,含蓄地表达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愿望,饱含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
5.主旨
这是一首登高感怀的词。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十八、八上-如梦令
1.文本背诵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参考译文
常常记起那次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尽兴才驾舟返回,却迷路进入荷花池的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一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鸥鹭。
3.难写易错字
难写字:溪(xī) 藕(ǒu) 鸥鹭(ōulù)
易错字填空:兴晚回舟 争 惊起一。
4.名句理解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追忆郊游地点、时间,流露沉醉兴奋、流连忘返之情。
(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亦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移动的风景与怡然的心情相融合。
5.主旨
这是一首忆昔词。本词通过追叙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